海洋中遭人唾弃的藤壶,有啥威力?看看鲸和海龟的下场就懂了。 今天要说的主角,可能颠覆你对美食和噩梦的认知。 它,就是藤壶。 一边是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的高级货,一边是海中生物避之不及的寄生恶魔,这感觉挺神奇的,一下子把期待值提上去了。 话说,藤壶这玩意儿,来头可不小,当年达尔文老爷子,可是花了八年时间研究它,甚至把它作为进化论研究的基石之一。 一开始,人们认为藤壶是软体动物,但后来研究发现,它和虾、蟹更相似,属于甲壳类动物。 从一颗小小的卵块孵化出来,藤壶要经历浮游、无节幼体、腺介幼体和成体四个阶段,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这种鹅颈藤壶,简直人间美味,但价格也让人心疼得不行。 鹅颈藤壶,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故事,长得像贝类,又像动物的爪子,被称为“海鸡脚”或“狗爪螺”,外形挺怪的,但吃起来特别好吃,有人叫它“地府美味”。 虽然它丑,但并不影响价格高,一公斤鹅颈藤壶最高能卖到277美元,妥妥的“钱包杀手”。 而为了吃到这美味,很多人不顾危险在礁石上采摘,真是冒险求财啊。 不过藤壶家族里,并非都是美味,也有一些“败类”,它们就是寄生藤壶。 这些家伙不像鹅颈藤壶那样安分守己地待在礁石上,而是选择寄生在其他海洋生物身上,鲸鱼、海龟,甚至速度很快的虎鲸,都可能成为它们的宿主。 寄生藤壶可不是吃素的,它们附着在宿主身上,扎根于皮肤和肌肉,甚至深入到眼睛、嘴唇等敏感部位。 它们不会直接吸食宿主的血液或营养,而是伸出蔓足,捕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这种寄生行为让宿主承受了不少痛苦。 鲸鱼体型庞大,还能通过跃出水面、相互摩擦等方式清除一部分藤壶。 但对于海龟来说,藤壶附着就像是天大的灾难。 海龟移动速度慢,龟壳和皮肤褶皱多,是藤壶理想的“安家之所”,可一旦被大量藤壶寄生,海龟的流线型会被破坏,游动阻力增大,捕食和呼吸都变得困难。 更可怕的是,藤壶还会导致海龟皮肤病变、感染,甚至窒息而亡。 2017年,小琉球岛附近海域就曾发现一只头部中央长满了藤壶的海龟,情况很危急,所以海龟是非常厌恶这种生物的。 而藤壶虽然是公母一体的生物,但一般会挑选一个性别来繁衍后代,为了方便交配,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群体。 不巧的是,鲸鱼的繁殖期也是藤壶的繁殖期,这给了藤壶可乘之机。 鲸鱼在特定地点交配时,藤壶的小虫子就会趁机粘附在它们身上,座头鲸身上的藤壶有时候能重达上千斤。 虽然藤壶不会直接导致鲸鱼死亡,但这种寄生行为会给鲸鱼带来持续的痛苦和折磨。 而藤壶能紧紧附着在物体上,主要因为它们能分泌出一种特别粘稠的胶,这种胶水特别厉害,能把藤壶紧紧地粘在不少东西上,比如礁石、船底,甚至海洋生物的身上。 藤壶幼虫在选择附着点时非常挑剔,它们会优先考虑水流速度,只有水流速度合适,才会定居下来。 藤壶一旦粘上去,就会快速繁衍,很快就聚集在一起了。 不得不说,藤壶不仅是海洋生物的噩梦,也是人类的麻烦制造者。 因为船底是藤壶最喜欢的附着地点之一,藤壶附着在船身上会变重,拉慢船速,多用油,还可能损坏船壳上的漆。 而除了船舶,海上石油平台、海水交换管道、科研仪器等海洋设施也会受到藤壶的侵害。 藤壶寄生会导致设备堵塞、损坏,严重影响海洋作业的正常进行,每年,人类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清理藤壶,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时候与藤壶的斗争就像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为了清除藤壶,人类想尽了办法。 普通处理方式有高强度的水射流、挖土工具、阳光直晒等,而化学方法则是使用含有微量毒性的涂料,例如氧化铜,不过这种做法会弄脏海水,对海洋里的其他生物不太友好。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绿色的生物处理方法,例如,八射珊瑚会分泌一种激素类物质,阻止藤壶幼虫附着;一些蟹类的外壳会释放一种酶,使藤壶的胶质失效。 这些生物技术虽然不错,但价格不菲,所以还没被广泛采纳。 虽然藤壶让人头疼,但它们的胶质却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这胶水粘性超级好,哪怕在水下也不会松。 如果解开藤壶胶的秘密,或许就能开发出性能更强的粘合剂,应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 虽然藤壶挺让人头疼,但它们在海洋生态里也占有一席之地,把藤壶全清光,可能会让其他海洋生物的数量变得不平衡,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出问题。 只能说,藤壶,既是人间美味,也是海底梦魇,这种双重身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藤壶等生物,寻求可持续的共生之道。 与其想着如何消灭藤壶,不如换个思路,想想如何利用它们的优势,为人类造福。
海洋中遭人唾弃的藤壶,有啥威力?看看鲸和海龟的下场就懂了。 今天要说的主角,
奇希谈趣
2024-12-25 00:49:05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