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也优秀,小学落后初中更难翻身 家长们,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回想我们小时候,学习好像并没那么吃力,小学时玩玩闹闹,初中时边玩边学,也能顺利升学。但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竞争压力巨大,边学边玩成了奢望,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中考淘汰。甚至有些孩子,还没到初中就已经在淘汰的边缘挣扎。 我们总盼着孩子能突然开窍,期待逆袭的奇迹,但现实却常常让人焦虑不安。得承认,小学成绩好的孩子,到了初中不一定能保持领先,但小学成绩差的,初中想要逆袭,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多了去了,不光是课内知识那么简单。孩子的自律性、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还有家长的信息掌握、规划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推手。 再说说教育环境,那真是日新月异。以前,学什么就考什么,现在可好,学什么不一定考什么,考什么又不一定学过。这种变化,让不少家长和孩子都摸不着北。 所以,别总想着孩子能一夜之间突飞猛进,那样的奇迹太少见了。大多数孩子,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 当然,也有人会说,孩子的成长充满变数,不能过早下结论。这话没错,每个孩子都有潜力,都有逆袭的可能。但咱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例子毕竟少数,不能用个例来麻痹自己,忽略了大多数孩子的实际情况。 那么,小学这六年,啥因素对孩子学习最关键呢? 我觉得,有两个因素特别重要: 1、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习惯好了,成绩自然不会赖。 咱们都知道,孩子会有叛逆期,有的小学就开始,有的初中才显山露水。叛逆期的孩子,家长的话往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时候,那些从小养成好习惯的孩子就显示出优势了。就算他们不听家长的话,但好习惯会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他们的学习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而那些没养成好习惯的孩子,叛逆期一到,学习就容易崩盘。家长往往束手无策,说话孩子不听,最后只能干着急。 那哪些习惯对孩子学习至关重要呢? 一是写作业的习惯。别拖拉,要计时完成作业。给孩子摆个番茄钟,强化时间观念。到了初中,作业堆成山,如果提前养成好习惯,那就能轻松应对。 二是讲题的习惯。让孩子当小老师,把学到的知识点讲给家长听。能讲清楚,那就说明真懂了。很多孩子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做题就懵。这就是假懂,没真正掌握知识点。讲题的习惯能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去理解知识点,学习效果杠杠的。这就是有名的“费曼学习法”。 三是管理手机的习惯。很多初中生成绩下滑,都是从沉迷手机开始的。而沉迷手机的孩子,大多一开始就没管好手机。所以从小学开始,就得把手机使用时间和用途管好。把这些观念和行为习惯抓好,到初中就不容易掉进手机坑里。 2、家长的信息差和规划差,也是决定孩子差距的重要因素。 现在竞争激烈,想要领先,就得提前学。有人担心提前学会消耗孩子内驱力,但那些没提前学的孩子,往往连展现后劲的机会都没有。 大部分孩子都属于晚开窍型,但时间不等人。面对中考的淘汰率,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得拼尽全力。 那么小学阶段该怎么提前学呢? 语文方面,古诗古文得提前背。背诵任务得走在前头。小学四年级前就应该把小学的古诗文背完,五六年级开始背初中的。另外,名著阅读也得从小学开始。五年级开始读初中必读名著,到初中就轻松多了。 英语方面,最值得提前学。分级阅读从A级刷到Z级,相当于高考水平,到初中就能降维打击。语法方面可以学新概念英语,四年级开始,用一年时间搞定新1,五年级搞定新2,六年级开始刷题。到初中后,高分轻松拿。 数学方面提前学争议大。一方面数学考验天赋和计算能力,另一方面提前学了也不一定有好成绩。但咱们可以根据孩子分数段来决定是否提前学以及怎么学。95-100分的孩子可以去培优;90-95分的孩子可以抓一抓思维;80-90分的孩子要练好计算再做压轴题;80分以下的孩子还是立足课内练好计算为主。 以上这些建议,都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想要孩子初中有好表现,小学阶段真的不能偷懒。小学这六年,是家长唯一能使上劲的阶段,到初中后就基本有心无力了。所以小学不用力,初中用不上力,最后就可能被高中拒之门外。
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也优秀,小学落后初中更难翻身 家长们,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信瑞评生活
2024-12-25 00:07:23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