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提出的“三三制”并非天下无敌,但确实有三大妙用,能让美军头疼不已
现在一提三三制,许多人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说三三制是我军独步天下的法宝,是轻步兵战术的巅峰。自然,我们不应该否认我军在数十年前创造的伟大奇迹,但客观来说,三三制并没有那么神话,这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必然胜利的战术。在本质上,三三制只是一种编组方法,它并非天下无敌,也不是完美无缺。
例如,“三三制”对伤亡非常敏感,在城区战斗中,几乎必然会出现伤亡,倘若三人一组的小队有一个人受伤了,那么就要分出一个人抢救,这样,三人小组就会立即失去推进能力。
而如果是四个人或者五个人编为一个小组,依然有两三人可以互相配合,继续进攻。
所以在《林彪军事文选》里,就说:
攻坚战斗中,突击分队要采用“四组一队”的战斗编组,将突击分队统一编为四个既有分工又密切协同的战斗小组。四个战斗小组,即一个火力组,负责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一个爆破组,负责清除障碍和开辟道路,炸掉敌人的坚固火力点;一个突击组,负责打开并巩固突破口;一个支援组,负责扩张战果。
当然,三三制也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三三制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有人说,我军打仗之所以能取胜,靠的是人海战术。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受影视剧影响,因为人海战术只有在冷兵器时代才有用。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占据绝对的火力优势,装备了大量的自动化武器,如果志愿军采用影视剧里的打法,密集冲锋,估计美军几轮炮火轰炸后,我军就要被全歼了。而采取三三制,分散冲锋,则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三三制是林彪借鉴了日军的行军经验创造出来的,它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应用于抗美援朝战争,让具有火力优势的美军头疼不已。
其具体内容是:三个人编为一个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编为一个班。在冲锋时,每个战士相隔几米,每个战斗小组都保持一定间距,这样,一枚炮弹砸下来,也只能炸死三个人。不仅如此,美军的自动化武器也需要瞄准数个方向,才能给分散的志愿军造成威胁。
但如果是密集冲锋,人全都聚在一起,一枚炮弹能炸死十几二十人了,美军的火力也可以直接瞄准志愿军密集的方向,大量杀伤我军。
这是三三制的第一个妙用——减少伤亡。
其次,分工明确。
三三制下,由班长、副班长和另外一名精选的战士各自带领一个战斗小组行动。进攻时,三个战斗小组呈正三角或倒三角的队形,相比于密集冲锋的线列队形,三角队形确实更能让班长控制每个战斗小组。而且每个小组、每名战斗都分工明确,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例如,在作战时,可以迅速安排一个战斗小组或者一个战斗小群(即三个战斗小组)执行爆破、投弹、破坏、侦察等任务,从而避免临时抽调的麻烦。小组和战士分工明确,就避免部队在进攻或撤退时出现混乱或拥挤成一堆。
值得一提的是,三三制下,战斗小组灵活性很高,作战时不一定采用三角队形,班长或副班长可以根据敌人火力、周围地形等情况,采取合适、有利的队形,灵活性很高。这是三三制的第二个妙用——分工明确,灵活性高。
第三,培养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有大量新兵,如果采取普通的成长模式,让班长领导几个新兵或者十几个新兵,那样管理起来会很困难。
而且因为班长要管理的新兵太多,新兵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这时候,三三制的另一个妙用就体现出来了,三三制下,可以让一个老兵担任战斗小组的组长,带两名新兵。
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实行一对二培训。
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时,老兵在前面打,新兵边看边学习即可,第二次,和老兵一起打,第三次,新兵自己打,老兵在后面看,看看新兵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可以夸的地方。
志愿军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例如,1951年4月,雪马里战斗中,老兵刘光子就带着两个新兵,俘虏了英国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63名官兵,这让两名新兵受益匪浅。
上甘岭战役中,12军一个叫李峰的班长,带着两个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的3号阵地。
两个新兵,一个叫胡修道,一个叫滕士生,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在美军前两次进攻中,老兵李峰边打,边分享战斗经验,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巧,两个新兵成长速度很快。
不久,李峰被调往其他阵地,新兵胡修道在另一个新兵滕士生的帮助下,一天之内,打退敌人41次进攻,取得歼敌280余人的骄人战绩。
这是三三制的第三大妙用——加快新兵成长。
可以说,林彪提出的三三制,并非什么天下无敌的战法,但确实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三三不仅成积角∠,且无死角队形。无限放大,无限收缩。。
战神林元帅!
三三制不一定是三角刑,可以是左楔形,也可以是右楔形,也可以一字刑,适应不同地形,三三制,,过去是减少伤亡率,但最主要不是这个,是保持进攻的稳定性,不容易被敌人破坏,提高进攻效率,所以到了今天三三制仍然要用,今天已经和无人化装备结合起来了,特别是每一辆坦克,每一个机器人,既是三三制的节点,也是整个指挥控制网络中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