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桂林男子加入了一个便宜的旅行团,在旅行过程中,旅行社安排了一个购物活动,但男子不愿意去购物。导游告诉他如果不去购物,就必须补交差价,这让他非常生气。双方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男子甚至还动手推搡和打了导游,导致双方冲突升级,男子右眼和面部受了伤。当天,男子向相关部门投诉,但因为导游一直没有告诉他旅行社的名字,所以投诉无法得到处理。更糟糕的是,导游还派人堵住了男子。对此,涉事的旅行社回应称,男子可能是在歪曲事实。 信源:澎湃新闻2024-12-04游客称在购物点与低价团导游发生冲突被打伤,桂林相关部门已介入 2024年12月,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上演了一出荒诞剧。 一个低价团,一次购物纠纷,导游和游客剑拔弩张,最终以暴力收场。 事情还得从李先生加入的那个超值“韶山、桂林、阳朔6日游”团说起。 一种漫不经心的安排,没有正式的合同,甚至连最基本的报名手续都省略,表面的无序下潜藏着不可告人的计谋。 那些宣传品上夸大其词的“高级贵宾团”、“政府津贴”、“景区优惠”等词汇,就像是在向那些游客招摇撞骗:“快来吧,好运从天而降!” 但世上哪来不需要代价的恩赐?! 那些低价旅游团的把戏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降低团费,接着通过逼迫购物、加收费用来填补亏空。 12月1日的瓦窑小镇萨摩厨具店里,李先生亲身体验了这个所谓的“潜规则”,导游刘某施加压力威胁如不购物就要补差价,而李先生对此的抵制变成了这场风波的火星。 随着李先生与对方发生争执并升级为肢体冲突,李先生的面部被抓伤,右眼角膜也遭到了损害。 李先生提供的诊疗记录与司法鉴定委托书佐证了这场冲突的恶劣程度。 这只是序幕,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令人震惊,低价团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精密策划的“宰客圈套”。 旅行社用低价吸引游客,但真正的盈利却建立在游客购物的返利之上。 他们就像是坐庄的赌场主,总是稳操胜券。 导游则在这场赌局中扮演发牌者的角色,他们的收入与游客消费直接挂钩。 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使出各种手段,甚至包括强制和威胁。 李先生遇到的导游刘某就是个典型例子,她的粗暴言行对游客的动手行为,完全与导游应有的职业素养背道而驰。 而游客就是这场赌局中的筹码,他们怀揣着捡便宜的心态而来,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被宰的对象。 李先生的经历正是低价旅游市场混乱现状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不仅肉体上受了创伤,而且在维权的道路上也步履艰难,最后身心俱疲。事件发生后,各执一词,情景混乱不堪。 涉事旅行社则回应李先生有意扩大事态,暗示其陈述有失真实,而涉事导游刘某则避而不谈,迟延提供旅行社相关信息,尝试规避相应责任。 据山海旅行社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李先生与导游刘某确实发生了肢体冲突,视频资料并不能全面呈现事件始末。 刘某在冲突前的挑衅言行以及事后的围堵行为,未能在视频中得到体现。 更为疑窦丛生的是,李先生在投诉过程中因无法获取旅行社信息而遭受阻碍,这让人们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提出疑问。 个别事件往往仅是冰山一角,李先生的遭遇再次将低价旅游团的隐患推至风口浪尖,旅游行业的恶性竞争,不仅仅是孤立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无序竞争的一个缩影。 要彻底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既解决表面问题,也要根治根源。 同时有必要完善游客投诉机制,确保游客维权渠道畅通无阻,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再者应当引导旅行社实现业务转型,从依赖低价竞争转向提供优质服务竞争。 鼓励旅行社推出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赢得客户好评。 最后游客本身也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应仅图便宜,而要挑选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与旅游路线。 游客需理智维护个人权益,避免激进行为,以保障个人利益。低价旅游团的短视行为无法长久。 唯有打破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旅游行业才能步入健康发展之路,使游客能够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
12月,桂林男子加入了一个便宜的旅行团,在旅行过程中,旅行社安排了一个购物活动,
事友看过
2024-12-18 17:43:36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