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6军军长尹先炳,带着75辆满载物资的卡车,遭一千多名土匪攻击,他惊讶问道:"兵团司令杨勇遇袭,也是这伙人吗?" 1950年刚开春的时候,西南一些地方还不太平。有些国民党残余部队哪儿投降,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了,可有些土匪趁乱作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二野16军军长尹先炳接到个任务,要带着75辆大卡车,把从重庆运来的一批救济物资,送到贵州黔北的乡镇去。结果到了桐梓县松坎镇这儿,突然窜出来一千多号土匪,拦路抢劫。 这些土匪可凶了,拿着长短枪支就一阵扫射。运输队的护卫战士跟土匪交起火来,双方互有伤亡。眼看战士们寡不敌众,危急关头139团机炮连闻讯赶来。连长杨秀云指挥得当,一边命令机枪手火力压制,一边带领战士从侧翼包抄。土匪被打得慌了神,四散奔逃,运输队这才摆脱险境。 事后尹军长检视了战场,发现土匪的装备还挺精良。他忽然想起就在十几天前,二野五兵团司令员杨勇的车队,路过板桥镇石落垭时,也遭到土匪伏击。两起事件中土匪的装备、人数规模都十分接近。尹军长直觉这绝非偶然巧合,很可能就是同一伙土匪干的。 尹军长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他在老百姓中颇有威望,外号叫"一柞可八百里"。 现在既然遇上了这伙土匪,尹军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们连根拔起,还老百姓一个太平。 松坎镇原先有个保安队,国民党时期在当地横行霸道。自从解放军来了,保安队起义改编为剿匪大队。可换汤不换药,大队长由个叫张华清的匪首担任。 这个张华清不是个东西,原先趁乱当土匪,后来见形势不妙,就拉帮结伙,打着起义的旗号继续为非作歹。他有三个儿子张宗翔、张宗杨、张宗其个个凶神恶煞,杀人如麻,当地百姓谁提起这"四虎"都要噤若寒蝉。 张华清做了剿匪队长,表面上装模作样,实际上借剿匪之名干抢劫勾当。他带人烧杀抢掠,短短四个月就打家劫舍了五十多次。张华清做案多在交通要道,专挑人多物资多的地方下手。很显然尹先炳军长的车队和杨勇司令的车队都遭了这伙人的毒手。 张华清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案,简直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松坎镇群众实在忍无可忍,纷纷检举揭发。张华清见事情败露,立马带着小老婆、儿子和心腹逃之夭夭了。国民党残部还给了他个"川潜黔游击队司令"的头衔,名正言顺地让他继续为虎作伥。 张华清纠集两万余乌合之众,公然对各县城发动攻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军剿匪部队闻讯赶来剿匪,经过几番交战,虽然歼敌无数,但张华清狡兔三窟,总能侥幸逃脱。剿匪部队一筹莫展,只得上报二野请求增援。 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得知此事,当即派出增援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围剿土匪。各路人马兵分多路夹击痛剿,张华清等土匪终于在松坎附近的大田村落网。张华清拒捕被当场击毙,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也死于乱军之中。 张华清一伙匪患虽除,但这场声势浩大的剿匪战,仍然让尹先炳军长陷入了沉思。他反复琢磨这段时间以来剿匪战的种种得失,感触颇深。 土匪之所以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埋下的祸根。不少国民党残余势力,假投降真反水,罔顾百姓疾苦,败坏了人民军队的声誉。因此肃清敌特分子,刻不容缓。 张华清能一度坐大成势,跟当地群众的支持不无关系。有些百姓受蒙蔽,把土匪当"草莽英雄"。这说明我们在发动群众、宣传教育等方面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唯有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斩草除根。 剿匪战的胜利,再次证明了我军"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信念。无论敌人多么猖狂,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西南剿匪,为巩固大西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意义重大。 尹先炳军长心里盘算,回去要赶紧向刘伯承司令员汇报剿匪的经验教训,争取多给部队配备些机炮。要说打土匪,他尹先炳可有一套了。当年在冀西打日本鬼子的时候,尹先炳跟着刘伯承,就学了不少打游击的本事。 想当年,刘伯承问他:"尹先炳,你说一个班能不能同敌人的一个军打?"尹先炳一下子愣住了。刘伯承笑着说:"能!关键是要有斗志。利用地形地物,专打敌人尾部和辎重,切断敌人退路。打了就跑,不跟敌人硬拼。" 尹先炳受益匪浅。这次剿匪,尹军长充分发扬了游击战的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张华清匪军的战斗力。尹军长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整顿队伍,大练兵,提高部队野战能力。只有军事素质过硬,才能应对一切挑战。 1950年的这场剿匪战,在贵州军民中传为佳话。尹先炳军长威名大震,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尹剿匪"。松坎镇的父老乡亲更是把剿匪胜利的故事,编成顺口溜传唱。
1950年,16军军长尹先炳,带着75辆满载物资的卡车,遭一千多名土匪攻击,他惊
鹏天玩转旅游
2024-12-15 22:36: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