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割地?用8座岛换来50艘旧驱逐舰
柯柯基看武器
2024-12-13 20:03:21
二战初期,英美签署的《驱逐舰换基地》协议,使正处在战争第一线的英国,被迫以八座岛屿基地为代价,换来50艘美国旧驱逐舰。
英国获得的这50艘老旧二手驱逐舰,均是美国在一战后期至一战结束后数年内建成的所谓“千吨级平甲板型”驱逐舰。
作为交换条件,英国需交出包括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岛、安提瓜岛、圣卢西亚岛、特立尼达岛以及英属圭亚那在内的六座岛屿或基地(租期99年)。
虽然丘吉尔(时任海军大臣)在二战刚刚爆发时就向美国提出了驱逐舰需求,但面对这样的条件,英国最初也是不接受的。
1940年下半年,随着欧洲大陆形势的急剧恶化,英国的态度发生了近乎180度的转变。面对德国飞机和U艇的肆虐,不愿成为孤岛的英国,不仅接受了协议上的条件,甚至还主动向美国无偿提供纽芬兰岛阿金夏湾以及百慕大群岛的使用权。
1940年9月,协议终于达成。50艘旧驱逐舰在二战中虽已难堪大用,但极大地填补了战争初期英国护卫舰的空缺,使英国舰队驱逐舰得以从巡逻和护航任务中解放出来。
如果形象化来比喻,英国以北大西洋的八处基地换取五十艘老式驱逐舰,不亚于“用八套学区房换来50辆报废的二手车”。而相比失去岛屿本身,英国更大的妥协在于其从此放弃了在北大西洋上的海上霸权。
事实上,自一战结束以后,英、美、日三国很快就卷入到新的军备竞赛中来。不过,美国力压群雄的造船能力,使其在四年后(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期间)已跻身海军强国第一梯队。
此时美国在主力舰的数量与质量上,均已超越之前的德国公海舰队(后日德兰型战列舰的数量甚至已独步天下)。此时已无力开展任何海上军备竞赛的英国,也不得不接受美国与自己平起平坐的现实,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
而随着岛屿和基地的移交,英国阻止美国彻底进入北大西洋的(纽芬兰-百慕大-巴哈马)地缘锁链也宣告彻底断裂。
英国在二战初期所做出的一系列让步,既是英国对于美国态度的一次根本性转变(美国由原先的北大西洋潜在对手正式转变为英国不得不倚靠的战略大后方),同时也是新旧海上霸主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次权力交接。
当然,以岛屿换二手驱逐舰虽然“血亏”,但英国却通过《驱逐舰换基地》协议,逐渐将中立的美国与自身利益绑定并最终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已经是老牌海上强国在衰落的过程中,避免直线下滑的最优解。
0
阅读:583
兴达
99年租期有生之年是看的到的!美国会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