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为何要邀请已经卸任的尼克松再次访问中国?多年后才知老人家真正的用意,伟人的智慧与谋略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两国关系可以说是剑拔弩张。那时候的美国一心想要扼杀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和制裁。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慢慢意识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是不可小觑的。就算面对重重困难,中国人民依然能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最终研制出了"两弹一星"。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终于迎来了转机。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敏锐地意识到,若想缓和国际局势,避免中美两个大国发生冲突,就必须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见到了毛主席。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不到两年,尼克松就因为"水门事件"而身陷丑闻,最终被迫辞职下台。他的继任者福特总统虽然表示要延续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的政策,但实际行动却不温不火。 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没想到,毛主席竟然在1976年再次邀请已经下台的尼克松访华。要知道,当时福特正在为总统大选而四处奔波,忙得不可开交。 而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其实已经每况愈下,但他还是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会见了尼克松,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要知道,就在前一年福特访华的时候,毛主席会见他的时间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而已。 这个举动在当时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已经下台的美国前总统,怎么能跟在任总统享有同等的待遇呢?甚至连会谈时间都差不多。 直到后来人们才慢慢意识到,毛主席这一招真是神来之笔啊。原来啊,他是想借尼克松在美国的特殊影响力,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毛主席在美国总统大选关键时刻邀请尼克松访华,还给予他国宾级的礼遇,这不就等于变相敦促美国下届政府必须重视中美关系吗? 再加上尼克松访华的新闻在美国引起轰动,他主张缓和对华关系的言论又重新引起美国民众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谁当选总统都不敢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了。 在那次大选中福特惨遭滑铁卢,卡特顺利当选。卡特上台后,立即采取行动,力促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两国终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毛主席为什么要不远万里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呢?这其中又有哪些深层考量呢? 中美建交可是来之不易。尼克松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访华,双方好不容易才打开了对话的大门,取得了积极成果。毛主席不希望因为尼克松下台,中美关系就此降温甚至倒退。 尼克松虽然已经不是总统了,但他在美国政坛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外交家,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有远见卓识。毛主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希望通过尼克松在美国舆论界和政界发挥作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有利条件。 确实,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成为美国和世界的头条新闻。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称赞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这无疑在美国国内制造了一个有利于中美关系发展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中方邀请尼克松访华,而且以国宾规格接待,这本身就向美国释放了一个善意的信号。它表明,无论美国总统如何更迭,中国始终重视中美关系,愿意推动两国友好合作。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卡特在竞选时就公开表示,要彻底改变尼克松和福特的对华政策,尽快实现中美建交。他当选总统后,履行了竞选承诺,于1979年元旦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的外交智慧和谋略上,更在于他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这一点,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都由衷地佩服。 尼克松在与毛主席会面时,曾经问他有什么特长。毛主席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人民服务。"尼克松听了这话,当场就被深深触动了。要知道,他可是美国的最高领导人,从来没有向任何人鞠躬。可是在毛主席面前,尼克松却自然而然地俯下身去,向这位中国的伟大领袖表示敬意。 其实,不仅是尼克松,历任美国总统对毛主席都赞赏有加。卡特就说过,毛主席是一位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伟人。布什也表示,毛主席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的画像至今还挂在许多中国人的家中。 毛主席一生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人民战争等,都成为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指路明灯。在他的感召下,亚非拉许多国家的人民纷纷举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大旗。 毛主席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革命实践,更在于他矢志不渝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正如他在与尼克松会面时所说,"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毛主席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1976年,毛主席为何要邀请已经卸任的尼克松再次访问中国?多年后才知老人家真正的
鹏天玩转旅游
2024-12-13 00:2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