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可耻,12月10日,浙江一大爷往河里“放生”一车大米,路人质疑他浪费粮食,大爷却说自己是在做好事,之后,水利局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网友笑麻了,网友:这不是做善事,这是浪费粮食。
金灿灿的稻谷在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下,化作一粒粒洁白的大米,盛满我们的碗盏,养育一代代人成长。
谁曾想,这举国上下倍加珍惜的粮食,竟有人将其视若敝履,随意抛洒?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一件真实发生在浙江瑞安的事情。 12月10日,瑞安塘河南路边,几位路人正随意漫步闲聊,忽见一对骑着三轮车的老人驶来,车斗里装满了大号编织袋。
大爷停下车开始往河滩边搬运麻袋,围观的人们纷纷侧目,不知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直到老人撕开编织袋,举起袋口对准河岸,哗啦啦倾倒下一大堆雪白的谷粒,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袋子里装的是大米!
洁白的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一场盛大的谷物雨,飞散落入碧绿的河水中。 米贵如金,每一粒都凝结了农人的心血,怎可如此暴殄天物?几位路人看不过眼,出声劝阻,质问老人为何如此胡闹。
谁知老人非但不以为意,反倒振振有词地回应,自己这是在做好事,这一席话说得围观群众一头雾水。 众说纷纭,众人对老人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揣测,莫非这些米其实已经变质发霉,无法再食用,老人是想趁机丢弃?想利用废弃的粮食喂养鱼儿。 而当地水利局闻讯后也是一头雾水,工作人员表示,纵观他们多年来管理河道的经验,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稀奇古怪之事。
若说倾倒垃圾渣滓,危害公共水域,他们必定严惩不贷,但白花花的大米,这可算不上什么污染源,不过浪费粮食也是不好的,实在是有违常理。
水利局的同志只得表态,如再发现类似情形,他们会派专人前去蹲守,问个究竟。 一位网友说:没毛病啊,很正常,尤其是生虫的大米,喂鱼总比垃圾桶好吧,我家生虫的米都拿来喂鸡了,感觉扔了可惜。
另一位网友说:放生不会用大米的,正常米和面食不能正常使用的时候,都会选择倒河里给鱼吃,或给别的宠物吃,直接扔垃圾桶里浪费,老一辈的人很珍惜粮食的。
还有网友说:有次有块腊肉煮熟了发现臭的,实在心疼,后来打开袋子放垃圾箱旁边,那些村上的狗狗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
也有网友表示:怎么没有人放生钱,我跟着去捡,我水性好。 倘若姑且不论动机,单看老人倾米于河一事本身,其实也并非什么怪事一桩,你想数十斤大米顶多造成几日水质浑浊,倒也不会带来什么实质危害。
反倒是那些肆意投放剧毒物、重金属的害群之马,才是危害水域生态的头号罪魁祸首。 而且稻米本就出自天然,尽管溶于水中略显晦气,但转念一想,这原本就是孕育万物的脉脉清流,何尝容不下这几粒晶莹的谷粒?说不定这一把把洁白的米粒,反倒成了鱼儿们意外的美餐,也未可知。 话虽如此,粮食的珍贵溯源于每一粒种子的萌发,凝结着农人的辛勤汗水,这一点自幼儿时起,大家就熟记于心,试想连三尺童稚,都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何况垂暮老人? 总而言之,对于老人在瑞安河滩边抛撒大米之举,众人虽是一头雾水,但就事论事,倾倒数十斤粮食,危害毕竟有限。
与其过度谴责,倒不如多些善意揣度,给老人们一个解释的机会,说不定老两口本就是一片孝心,只是方式有些异于常人呢? 既然引起了公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相关部门自然有责任前去了解缘由,给大伙一个明白交代。
这样也好让倾米老人知晓,在举国上下都在呼吁节约爱粮的今天,还需多多注意,莫要让一时之举招致非议,也莫要辜负了粒粒皆辛苦的老祖宗教诲才好, 太湖流域水质,容得下几粒谷粒,却容不下半点伤农害农之心,善意一念,或许恰是化解公众疑虑的良方。
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愿公众的声音能传达给倾米老人,也传达给尽心维护河道、查明真相的相关部门,最终还大家一个明白!
用户62xxx32
不是还有放生矿泉水的,那个才叫无污染
哈啦啦贡多
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