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明有斥候,为什么大军还会被埋伏?
这么说吧,现代人对伏击有一个误解,以为行军打仗,和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几万大军埋伏在关隘、小树林,或者道路旁边的水沟里,等敌人走进包围圈,将领大吼一声,说兄弟们随我杀敌!然后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就好了。
真实的包围歼灭战,永远是战争迷糊,双方将领不断运动、不断探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比如说,人家的大军藏在几公里外,一直派精锐骑兵骚扰你,你派出去30个斥候,现在一半失踪,还有一半跑回来说碰见敌人了,你怎么判断,敌人主力在哪,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来,也不知道。
你只能再派斥候,结果还没等斥候回来报信呢,敌人主力就冲上来了,如果现在撤,很容易造成大溃败,只能硬打,结果就是大败而归。
古代作战最大的问题是指挥,被伏击不可怕,可怕的是指挥体系被打乱后人自为战,然后大部分士兵会在本能的恐惧驱使下失去战斗意志选择逃跑,这时大败就不可避免了。行军和追击敌军时队伍会拉得很长,首尾不相顾,这时候如果被伏击,队伍被截断,指挥体系就会失灵,所以这时最容易被伏击。即使有斥候发现了敌军伏兵,但收拢队伍甚至是把发现敌军的消息传达下去都需要很长时间,而往往你还没把命令传下去,敌人就杀过来了,然后game over。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军队到哪都紧紧抱团,那时说梦话,军队每个人体力完全不一样,走二三十公里队伍就会自动分成速度不同的小团队,除非你完全不考虑行军速度,那样你的军队就会完全丧失机动性,别说打战,走不了几百里粮食耗光就得灰溜溜逃回来,然后大臣们就会弹劾你:劳师动众徒费军糜,迁延不战纵敌而归,最后皇帝心疼那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军费,一刀把你剁了以儆效尤
我记得斥候是勤务兵,探马才是侦察兵啊
斥候是特种兵 渗透 破坏 刺探情报 探马是侦探兵 搜索敌军 拦截通讯
夜不收都得是精锐
凡是骑兵强的一方都会战场遮断,满清和大明打基本是这个套路,满清会把白甲红甲充入斥侯队伍,明朝斥候不是满清对手,根本探不到满清的主力在哪
古代打仗不是街头斗殴,很依靠阵型。行军进攻防守阵型转换需要时间,也很耗精力,被突袭打的措手不及,无法改变阵型就很容易混乱,最后溃败。
明朝叫夜不收,专门的岗位。地位还不低。
斥候都是傻子吗,哪个方向,位置多远,碰到多少人,是对方斥候还是对方大军,有没有大军行动痕迹,追了多远,是疲惫还是精力充沛,因为什么原因不追了,是看到我方大营了,还是追不上了,有没有跟踪回去再探,对方撤回到哪里,这都是主将判断的信息,啥都没有,呵呵,
斥候有大有小,小的几十人,大的成百上千。行军是行军阵列是阵列。穿着铠甲行军还没开打自己吧自己累死了。
所以古代名帅很多都是地图怪,敌人会怎么走,现在大概在什么位置,双方在何时何地会碰面,心里大概都有个谱,总能设法以多欺少。没这个水平的,就只能靠武勇当个将校。
所以说骑兵重要,可以遮蔽战场让敌人不能精确判断形式
应该是尖兵吧,通常是在大部队前面放在最前头的
现在有无人机,埋伏不好打了
都是战争胜负的次要角色,主要角色还得看指挥官得胸中丘壑…
古代斥候就是人形探路器,散出去分布在大军四周,每隔一定距离留守一个在高点观察,直到大军通过交接后再继续向前,一旦有敌摇旗示警,后方接力把信息传回去,万一大军通过高点该回来的斥候没回来,就是有理伏立马警戒,大军也是有前军中军左右护军后军辎重组成,所以有大量骑兵的一方往往可以凭骑兵机动性伏击得手,造成敌军来不及组阵,为主力攻击创造条件。
啥时候打仗打的都是信息判断力!
上下五千年,最牛的是志愿军,没有之一。就算给包围了过一会儿也冷静了,也不慌,也敢拼,大把人抢着开路段后,哎!我可爱的前辈们啊!你们全球最强!
自古以来,两军交锋先死斥候。斥候相遇,必有一方死绝为止。
还是西夏的铁鹞子最历害[鼓掌]
刺猴是不扁平疣?
古代擅长行军打仗的都是绝顶的人才,信息不通
侦查兵是有用,但人力有尽时,对方也不傻。其实,侦察兵的有效性只有50%。所以科技发展还是要用卫星的。
达鲁花赤
萧关逢候骑
古代打战只要将军武艺高强就胜7成以上了,开打前先跟对方武将单挑,杀死对方武将,军队喽啰士气大振。敌方喽啰就闻风丧胆撤退了
首先,你们见过百万大军嘛?苻坚是见过的,他只是单纯后退,大军就崩了
埋伏偷袭不是在你身边突然冲出来,只要是在大军结好阵型之前冲过来就行了。
斥候相当于前近代战争中的侦察兵,也就这几年才被取代一堆军盲在哔哔啥
为什么不用无人机?
斥候被骗过或者消灭了呗。
看到这个图片,想起神探狄仁杰中,骑着巨马的巨人
探马要前出20里的
斥候就是间谍,间细
探马拦骑
埋伏是要躲过敌方探马搜索的,敌人队伍走到哪里要有数,等探马搜过迅速接近。就算被发现也来不及调整队伍了。
要是哪个有部电报机就无敌了
看群里面很热闹呢,我也说几句。古代打仗依然有驻扎行军袭击等各种军事行动,这个时候气候地理就非常重要了。作为一个将军,从营地出发行经何处一样要制定行军计划,斥候啥时候派出去?侦查何处?敌人可能在何处伏击,这些都要学问呢。我想优秀的将领会做得很好,差等生就该被伏击。另一方向就是将军带兵的时候的训练,平日里他们就会组队练习,伏击与反伏击。绝对不是校场上那种所谓的排兵布阵。遇到意外情况,士兵与将校就会依据日常训练的情况不会溃散乱跑,当然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是不多见的。
古代缺中间层,毕竟识字人口少
经常听说 探马来报
指挥和指令生效的重要性!所以说没有那个才能,并不是兵越多越好!
以前叫纸上谈兵,现在进步了,键盘论兵,评论区键盘军事家乌央乌央的
岳飞率领的军队就从来不怕伏击和夜里偷袭,一是平时训练的时候纪律严明。二是临战时士兵比较沉着冷静。第三是岳飞的指挥能力出神入化!在岳飞的认知里直捣黄龙并非难事!因为他的冤狱事件,使很多人忽视了他的军事才能。著作有《武穆遗书》…就是《射雕英雄传》和《九阴真经》一样重要的武林绝学。虽然有一定的夸张,但确实很优秀!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粮草辎重吧!行军途中重甲骑兵重甲步兵是不披甲的,卸了甲一个人还穿不上,碰上突袭埋伏基本都是送人头。长枪盾阵不结阵没用,结了阵没有突围能力,没有营盘休息早晚累死。埋伏战就是打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他来不及扎营寨、披甲、结阵。这就是为什么刘邦的60万联军挡不住项羽3万铁骑突袭,韩信区区2万人结的营盘项羽却没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