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熬夜族的“救星”,科学抗炎助眠新发现】健康真探社随着寒风的呼啸,我们又迎来了那个让人“早晨难离被窝,夜晚不舍梦境”的季节。在忙碌一天之后,缩进温暖的被窝,手机成为我们放松的伴侣,然而,这往往也是“早睡计划”破产的开始。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有高达59%的居民受到失眠的困扰,而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甚至不足6小时。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影响着超过3亿人的生活质量。 睡眠不足不仅会让人精神不振,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研究表明,它与多种免疫病理学相关的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部分癌症。其背后的机制之一,便是睡眠不足引发的炎症反应。当睡眠被剥夺或限制时,可以观察到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外周血液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升高。 面对这一健康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近日,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带来了好消息:低剂量的阿司匹林(约75-125mg/天)能够显著减轻睡眠不足带来的炎症反应。这一发现让这款百年老药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 阿司匹林,自1897年由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首次制备以来,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在全球每年消耗量巨大。近年来,其新的临床用途更是不断被发现,如治疗痛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在这项新研究中,哈佛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试验,证实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在改善睡眠不足引发的炎症反应中的有效性。参与者在连续5晚睡眠不足后,服用阿司匹林组的炎症反应明显低于服用安慰剂组,且接近于正常睡眠组。这一效果主要通过抑制NF-κB和COX两大炎症途径实现,表现为降低了LPS刺激的单核细胞中IL-6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同时减少了COX-1/COX-2双阳性细胞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阿司匹林在改善睡眠不足引发的炎症反应中显示出潜力,但它并非万能药。保证充足的睡眠仍然是维护健康的首要之选。此外,阿司匹林的使用也需谨遵医嘱,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风险。 总之,这项新研究为熬夜族带来了一线希望。在不得不熬夜的情况下,阿司匹林或许能成为我们的“健康卫士”,帮助减轻炎症损伤。然而,更好的选择仍然是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阿司匹林:熬夜族的“救星”,科学抗炎助眠新发现】健康真探社随着寒风的呼啸,我们
绍元看健康
2024-12-10 19:14: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