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收

大博而化易 2024-12-10 16:14:36

7月8日,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收到短信,竞拍成功了,再一看竞拍价格:30万!女子:后面几次钱都不是我出的!商家:怎么证明?

这天,杨女士在浏览拍卖平台时,偶然发现了一辆起拍价仅1元的蔚来ES6汽车。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杨女士自然不会放过,她当即缴纳了9000元保证金,并参与了竞拍。

竞拍开始后,车子的拍卖价很快从1元涨到了3万元。为了买下爱车,杨女士也开始以300元的幅度逐步加价。然而,随着叫价的人越来越多,拍卖价水涨船高,很快就超过5万元。

这完全超过了杨女士的承受范围,她果断关闭了拍卖软件。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杨女士收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通知:"恭喜您,以30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蔚来ES6一辆。"

看到这个消息,杨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清楚的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报价时,价格仅为5万元,怎么忽然就变成30万了?这可比市面上一辆新车的价格还要贵啊!

带着疑惑,杨女士仔细查看了竞拍记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在她退出后,她账号上的竞拍价突然从5万元跳升至7万元,然后是15万元、22万元,最后定格在30万元。

这明摆着就是平台故意加价啊!越想越生气,杨女士立即联系了拍卖公司,声称自己并未出到如此高价,怀疑是平台私自操作导致的结果。

没想到,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却相当不屑:“根据我们的系统显示,确实是您的账号在进行最后的竞价。我们根本不会操作客户的账号,更不可能用你的账号恶意加价!”

很显然,这番解释并未打消杨女士的疑虑。她坚持认为自己是"恶意拍卖"的受害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杨女士当即提供了家中的监控录像和行车记录仪的画面。视频显示,在最后竞价的时间段,杨女士正在开车,根本无法操作手机参与竞拍。

可即便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拍卖平台对这些证据依旧不买账:“跟你说了系统不可能有错,你咋就不信呢?还有,谁能证明你这个视频是真的?”

无奈,杨女士只好寻求媒体的帮助,并在记者的见证下,再次与平台方面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澄清事实,取回保证金。

然而,这次沟通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突破。平台方面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竞拍过程是公平公正的。这下,恐怕杨女士只好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了。

虽然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不过,这件事也揭示了"1元起拍"机制背后潜藏的风险。从表面上看,低价起拍确实能够吸引大量参与者,但也可能导致一系列诸如恶意竞价和黑手操作等问题。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河南都市频道——1元起拍汽车,竞价有猫腻?“没有打开软件,被30万元成交” 阿里客服:平台没有自动加价功能)

0 阅读:0
大博而化易

大博而化易

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