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科学家之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回忆起自己当初弃

传播正聊社会 2024-12-05 02:25:03

那些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科学家之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回忆起自己当初弃医从武是这么说的:学医是救不了国的,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或者造船! 黄旭华1926年出生在广东一个乡医世家,按照惯例他会学医救死扶伤,可当他看到当时日军的飞机大炮在我国到处肆意轰炸,百姓惨遭蹂躏,他和鲁迅做了相似的抉择,鲁迅是弃医从文拯救思想,黄老是弃医从武为国铸剑,我们不禁感叹,那个年代人的情怀抱负是多么的质朴和伟大,这里,我又想起了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49年,黄老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开始了他的船舶领域生涯。1958年,他接到单位北京出差任务,到了才知道参与核潜艇的研发。核潜艇有超强的隐蔽性和续航性,行动基本不会被发现,也很难成为攻击目标,不仅打击能力超强,而且具有突袭性和不可预测性。 由于我们的开局只有两张模糊的核潜艇照片,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数据和图纸,求助于苏联,被苏联拒绝,又因集中力量研发原子弹,计划一度搁置,在1966年重新启动后,黄旭华带着他的团队攻克一道道难题,建立模型,力挺水滴线型,选择适合操舵方式,推导耐压艇机构计算方法,解决了稳定性和机动性,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并成功试航,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在1988年4月29日,时年已经64岁的黄老决定亲自参加“404艇”深潜试验行动,他说道:“我是总师,总师不仅仅要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到底,更重要的是要为在这条艇、这次下去的170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这艘完全由中国制造的核潜艇成功完成水下300米极限深潜任务,保护核武和实现二次打击成了当前军事的重中之重。 这里有个小插曲,黄老和团队当年为了复刻出模型,收集各国任何有用的信息,计算机不够,靠打算盘、靠尺子量制作了一个木质核潜艇模型。后面和美国玩具公司生产出来的精良逼真核潜艇模型一对比,发现我们的数据是正确的。曝光后,这个公司老板由于非法获得数据被美国的核潜艇之父海曼,告上了法庭,住进了监狱。 30年中,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研发核潜艇,直到他的身份解禁。父亲去世了,家人联系不上他,母亲从63岁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母亲经常教导他,要有守约精神。对于家室,他也没有承担应有责任,家里的事情都是她的妻子李世英在操心,和众多默默为国铸剑的科学家的妻儿一样,在背后默默支持他。黄旭华说自己对于妻儿有太多的感激和愧疚,缺失了太多孩子成长的过程,但他的家人都能够理解他,谅解他,他很感动。 老一辈科学家对物质看的很淡,充满着大爱,黄旭华给自己的母校和单位的困难职工捐款,捐赠1100万元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黄旭华主要殊荣: 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17年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2018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019年共和国勋章 让我们向这些甘愿默默为国奉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致敬!

0 阅读:6
传播正聊社会

传播正聊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