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想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给村里办点实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恐怕是不少乡村面临的境况,由于历史原因,集体的一些土地和资产底数不清,机动地、建设用地、四荒地、林地、厂房学校等有些被低价签了长期合同,有些合同到期没有收回来,有些在合同期内没有履行,有些没有经过正规程序随意签合同,造成了集体收入减少或者没有集体收入,更不用说发展扩大集体经济了。 面对这种情况,群众愤慨,村官无奈,难道就无解了吗?大家看看山西省吕梁市针对这种情况怎么破局的办法——开展“清化收”专项行动,即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 “清化收”专项工作实行市推动、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工作机制。乡村组织相关人员对资产摸底,对合同进行鉴别,配合乡镇、县直部门对完成清理的合同进行处置规范,县纪委监委、法院、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复杂重大事项介入,多管齐下,行动开展3年多来,理清了资产,规范了合同,确保了集体经济合同按时兑现、集体权益依法得到了维护、集体收益能够颗粒归仓,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不集体有收入了,村里的一些民生事务开支有了资金了,继续发展集体经济也有本钱了,干部群众从内心拥护,那是拍手称好,所以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乡村干部想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给村里办点实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恐怕是不少乡村面
传播正聊社会
2024-11-26 12:01:56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