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少算正常?差距过大当心影响生育力!】健康真探社为什么我们对月经量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许多人担心自己可能存在月经问题。根据某社交平台的一项关于月经是否规律的投票,共有6108人参与。该投票设定月经规律的标准主要包含:月经周期过长或过短、出血时长变化以及出血量异常。结果显示,只有2533人(占41%)认为自己月经规律,而59%的人认为自己月经有问题,如月经不规律、不确定性或无月经。其中,月经量最令人担忧。 医生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那些因月经量过多到院就诊的患者中,约有40%并未达到临床上定义的月经过多。根据伦敦教学医院的队列研究,在207名抱怨月经过多的女性中,只有49%实际上属于月经过多(即失血量超过80ml)。另一项研究则指出,大约10-35%的女性一生中会经历月经过多的情况,但实际就医的比例较低。这意味着真正需要医疗帮助的人并未及时前往医院,而很多人可能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因此,正确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月经量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月经量多少算正常?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几本医学教科书。《实用生殖医学》规定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即经量)正常范围为30-50ml,超过80ml则被视为月经过多。另一本著作也认为月经期间典型的失血量约为30ml,任何超过80ml的量都被视为异常。值得注意的是,月经量并没有明确的主观阈值分类,通常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将过度月经出血定义为干扰个人生活质量的出血量。 中华医学会在2022年发布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对月经量的定义有了新的解读,不再使用具体的计量方法,而是根据个人主观感觉判断是否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具体诊断标准包括月经过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月经过少表现为点滴出血且未能浸透日用型卫生巾。 月经量的客观评估工具 尽管以主观感受作为月经量评价的标准是当前主流观点,但仍有很多女性希望有更客观的评估工具。国际上常用的评估方法是1990年Higham JM提出的月经失血图(PBAC)。每张卫生巾的血染程度被评分,综合评分可以量化月经量,高于100分为月经过多,低于25分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多的其他标准包括月经血量大、脸色苍白、甚至晕倒等。对于月经过少,表现为点滴出血,时间缩短,未能浸透日用型卫生巾等。 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对健康的影响 根据我国2022年指南,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本身无害,除非造成贫血或感染。原因可能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尤其对于备孕女性,若月经量过少可能影响生育力,需及时就医。 总结来说,月经量评估应以个人主观感觉为主,同时可借助客观工具辅助。了解并正确评估月经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保持健康。
【月经量多少算正常?差距过大当心影响生育力!】健康真探社为什么我们对月经量如此关
绍元看健康
2024-12-04 10:38: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