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古埃及时期的陵墓墓室中的浮雕残片,其上的图案描绘的是在葬礼上宰杀公牛的一个场景,根据考古记载,这块浮雕最初出土于门图埃姆哈特的陵墓中。 门图埃姆哈特生活在古埃及第25王朝后期及第26王朝早期,与同时期的“神之妻”一同在底比斯掌握实质性的统治权。 他在阿萨斯夫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与第25王朝末期和第26王朝的其他重要人物一样,这些人物大多与“神之妻”关系密切。 这座巨大的陵墓有时被称为“宫殿陵墓”,陵墓东端由一座带拱门的大型砖砌塔门标志,实际入口位于塔门以西的一个大型凹陷露天庭院的东北角,通过一扇门和向下的通道进入。 第一庭院之后是一个较小的露天庭院,从这些庭院中延伸出地下房间和走廊,而向西的下行走廊进一步通向一系列房间和主墓室。 尽管部分区域早已为人所知,但整个建筑群直到最近才被彻底清理,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虽然陵墓所用石材质量较差,浮雕装饰的墙壁受损严重,但专家确信浮雕属于第一凹陷庭院西侧通向第二庭院的西柱廊。 这是目前已知唯一具有凸起浮雕的区域,研究表明,北墙可能描绘了葬礼队伍及其活动,特别是与葬礼相关的场景,其中包括屠宰牲畜的情景,这块浮雕被认为最初就是位于此处。 门图埃姆哈特是古埃及晚期第25王朝至第26王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和宗教人物,以其显赫的地位和卓越的成就闻名。 他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至7世纪,是古埃及晚王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尤其在第25王朝末期至第26王朝初期的权力过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门图埃姆哈特出生于底比斯,其家族是当地的贵族世家,长期以来在宗教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的父亲奈斯佩特杰德是底比斯一位有影响力的祭司,家族深受阿蒙崇拜传统的影响,这种宗教背景为门图埃姆哈特在底比斯地区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他的婚姻也体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他娶了谢普恩维巴特,即第25王朝努比亚女王阿蒙涅尔迪斯一世的养女,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他与努比亚统治者的关系。 门图埃姆哈特因其杰出的政治和宗教才能,在底比斯迅速崛起,他在第25王朝时成为底比斯的第四先知,同时担任“底比斯的市长”和“上埃及总督”,这些头衔表明他不仅是宗教领袖,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力。 在公元前664年亚述帝国入侵埃及、第25王朝被推翻后,他成功地与新兴的第26王朝法老普萨美提克一世达成合作协议,保持了底比斯的相对独立性和繁荣。 门图埃姆哈特通过外交和行政手段,在底比斯地区维护了秩序,他重建了因战乱而受损的阿蒙神庙,并资助了大量宗教仪式。 他还支持普萨美提克一世统一埃及的事业,成为努比亚人和第26王朝之间的重要调解者。 在政治上,门图埃姆哈特成功维持了底比斯的独特地位,他既效忠于努比亚的第25王朝,也在第26王朝崛起时快速调整立场,展现了灵活的政治手腕。 他的治理策略帮助底比斯在这一混乱时期保持了经济和文化的稳定,其还通过修建城墙和加强防御设施,提升了底比斯的军事能力,使其免受亚述人进一步的威胁。 门图埃姆哈特最著名的遗产之一是他位于底比斯阿萨西夫的陵墓(TT34),这座陵墓被认为是古埃及晚期建筑和艺术的杰作,融合了努比亚和埃及的风格特征。 陵墓规模宏大,由庭院、柱廊、礼拜堂和墓室组成,其墙面装饰丰富,描绘了门图埃姆哈特的生平、宗教仪式以及阿蒙神的崇拜。 1958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纽约的乔治·M·尤尔根斯处收购了这块浮雕;此前,此物曾归加利福尼亚的詹姆斯·普伦和巴黎的保罗·马龙所有;而保罗·马龙于1949年从开罗的塔诺处购得该浮雕。 时期:古埃及晚王国,第25王朝至第26王朝 时间:公元前690年至前645年 地点:上埃及底比斯,阿萨西夫遗址 材料:石灰石、油漆 尺寸:高度为28.5厘米,宽度为21.5厘米 编号:58.120 展览位置:第127号展厅 参考资料: 汉斯·沃尔夫冈·穆勒于1975年发表的“底比斯的'城主'蒙特姆赫特”,摘自“慕尼黑艺术年鉴”(第26卷,第32-33页,图27)。 彼得·德·马努埃利安于1983年编著“重建尝试:底比斯蒙图姆赫特墓(编号34)中的两个浮雕带”,摘自“德国考古研究所通讯”(第39卷,第148页,编号70)。 彼得·德·马努埃利安于1985年所著,“两块浮雕碎片与底比斯蒙图姆赫特墓的新模型”,摘自“埃及考古学杂志”(第71卷)。
如果是纪实,那么他的工具就有意思了
整体看,做工不如四千年前的。舌头都出来了,为什么尾巴还在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