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久治不愈,有些时候源于未能精准辨识其类型。在中医的智慧里,准确区分孩子感冒时外感寒热的性质,是制定有效治疗策略的关键所在。而鼻涕与痰液的颜色变化,作为身体对外部病邪侵袭的直接响应,无疑是辨别感冒类型的重要线索。 接下来,中医儿科刘晓鹰主任将从鼻涕的颜色、痰的颜色来科普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区别,并结合一个实际的医案来进一步说明。 一、鼻涕的颜色与感冒类型 1)清鼻涕 表现:清鼻涕通常像水一样或像鸡蛋清一样透明、稀薄。 指向:清鼻涕表明体内有寒邪,是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此时孩子可能伴有畏寒、怕冷、身体酸痛、舌苔薄白等症状。 2)黄鼻涕: 表现:黄鼻涕质地较浓稠,颜色鲜黄,有时可能带有异味。 指向:黄鼻涕代表体内有热邪,是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此时孩子可能伴有发热、咽痛、口渴、舌苔黄厚等症状。 3)绿鼻涕: 表现:绿鼻涕颜色鲜绿,质地可能较浓稠。 指向:绿鼻涕通常表示体内热邪较重,且可能伴有炎症。有时可能表明体内有细菌感染。 4)白鼻涕(或称为“白浊鼻涕”): 表现:白鼻涕像胶一样粘稠,颜色偏白,有时可能带有泡沫。 指向:白鼻涕通常出现在感冒后期或风寒感冒向风热感冒转化的过程中。 二、痰的颜色与感冒类型 1)白痰或清痰: 表现:痰液稀白,容易咳出,有时可能带有泡沫。 指向:白痰或清痰代表体内有寒邪,是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 2)黄痰: 表现:痰液黏稠,颜色鲜黄,有时可能带有血丝或异味。 指向:黄痰代表体内有热邪,是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 医案分享: 小川,男,5岁,因感冒咳嗽一周未愈就诊,来到刘主任的儿科门诊。在详细的询问以及查体后得知患儿的症状表现为:发热(38.5℃),咽痛,口渴,流黄鼻涕,咳黄痰,舌苔黄厚。 根据小川的症状,刘主任判断其为风热感冒,并有病邪化热入里的趋势。 刘主任为小川开具了银翘散加减方。银翘散是中医治疗风热感冒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毒、辛凉透表的功效。 方剂组成包括金银花、连翘、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后下)、芦根、桔梗、桑叶(加强清热效果)、菊花(加强清热解毒)、黄芩,辛夷(加强清肺通窍作用)等。 小川服用3剂后,发热退,咽痛减轻,黄鼻涕和黄痰明显减少,继续服用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痊愈。 刘主任提醒,除了观察鼻涕和痰的颜色外,还需要通过其他症状来判断孩子的感冒类型。例如,风寒感冒:孩子可能伴有畏寒、怕冷、身体酸痛、舌苔薄白等症状。风热感冒:孩子可能伴有发热、咽痛、口渴、舌苔黄厚等症状。 刘主任同时强调,感冒类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病情的发展,风寒感冒可能转化为风热感冒,反之亦然。在孩子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或感冒类药物,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耐药性。中医调理时也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孩子感冒久治不愈,有些时候源于未能精准辨识其类型。在中医的智慧里,准确区分孩子感
瀚维养护
2024-12-03 17:04:3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