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国一艘核潜艇在水下以33节全速前进,突然潜艇内127名艇员都飞了起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28 19:57:48

2005年,美国一艘核潜艇在水下以33节全速前进,突然潜艇内127名艇员都飞了起来然后摔到地上,98个人当场骨折,1人身亡。原来是潜艇撞上了海山,是艇员瞎了,还是潜艇瞎了?   2005年,美国海军核潜艇“旧金山号”离开了关岛,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例行访问。这艘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洛杉矶级核潜艇,已服役超过20年。   “旧金山号”全长110.3米,宽10米,吃水9.7米,排水量接近7000吨。   它的动力来自一台S6G型核反应堆,为了完成这次从关岛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航程,潜艇必须潜航大约5000公里,预计需要8天时间。   在这漫长的水下航行中,艇员们没有机会看到外部景象   在任务进行到第3天,在行驶至关岛东南约364海里的位置时,突然以极高的速度撞上了某物,巨大的撞击使得潜艇顿时停顿,艇员们被强烈的惯性冲击得东倒西歪。   尽管潜艇本身依然没有立刻下沉,但艇员们包括艇长凯文·摩尼上校在内的多个军官和士兵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艇长迅速指挥各组进行紧急处理。艇员们第一时间评估损伤情况,发现潜艇外壳出现了破裂,尤其是艇艏部分,已经严重变形。   最令人担忧的是,潜艇的压载舱遭到毁坏,原本打算通过注入压缩空气来让潜艇上浮,但这项操作却使得海水涌入了压载舱。紧急排水后,潜艇才终于浮出水面。   此时,潜艇上的武器系统、核反应堆等关键设施未受损。   关岛的救援队伍迅速赶到,先是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随后拖曳“旧金山号”返回基地。   经过30多个小时的艰难航行,潜艇终于返回关岛。事故的直接后果是98名艇员受伤,其中一人不幸遇难。   遇难者是二等兵约瑟夫,他在撞击中被猛烈甩出,受伤严重,最终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还有25名伤员因伤势过重,无法继续服役。   根据现场勘察,调查小组发现,潜艇撞击的物体并不是人工构筑的障碍物,而是一座海底山脉。   这座海底山脉高达1981.2米,令人意外的是,潜艇在出发前,使用的并非最新的海底地图,而是1989年的旧版地图。   美方解释称,虽然卫星测绘曾确认这座山脉的存在,但潜艇的航行并未及时更新地图。   值得注意的是,“旧金山号”在发生事故前,其航速曾经达到了极限——33节。   媒体报道纷纷质疑,美军是否隐瞒了潜艇遭遇的真实情况。   有消息透露,潜艇的一些艇员曾透露,事发时,旧金山号可能与某个不明物体发生接触。   根据这些消息的推测,一种可能性是,潜艇可能遇到了一艘隐蔽的外国核潜艇,甚至可能是中国或俄罗斯的潜艇。   美国海军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旧金山号可能在某种紧急情况下选择关闭声呐系统,保持静默状态。   部分专家指出,若真如猜测所言,旧金山号所遇到的潜艇很可能是俄罗斯的661型“见血封喉树”级核潜艇,因为这种潜艇的航速可以轻松超越旧金山号。   但俄罗斯的潜艇通常在北冰洋及巴伦支海地区活动。   与此同时,其他分析人士认为,旧金山号遭遇的潜艇或许是中国的核潜艇。   事故发生几个月后,旧金山号的艇长凯文·摩尼上校被解除职务,调往其他潜艇中队工作。   此外,在事故发生时,六名正在打扑克的艇员因玩忽职守而遭到降职处理,而在救援过程中表现突出的12名士兵则被提升了军衔。   旧金山号事故发生后,它的修复工作持续了近四年,耗资高达一亿美元。   尽管潜艇经过全面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2016年,旧金山号正式退役,但美方却决定为这艘潜艇颁发“功勋纪念艇”荣誉,许多人开始质疑,这场事故背后的真相。   而在2021年10月,美国海军的另一艘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水下发生类似的撞击事故。   与旧金山号的情况相似,康涅狄格号也撞到了海底不明物体。修复工作随即展开,但事故的具体原因并未公开。   与旧金山号事故不同的是,南海水域的海底并无任何已知的大山或暗礁。   2022年初,美国海军在南海部署了双航母舰队。1月下旬,随着F-35战机的坠毁,南海再次成为焦点。   这架先进的舰载战机原本计划执行一项常规的着舰任务,然而由于飞行控制系统的问题,战机在着舰过程中未能按照预定轨迹安全降落。   高速度与错误的着舰角度导致了飞行甲板上的拦阻索无法有效承受冲击,最终战机撞上甲板。   战机的起落架在撞击中折断,甲板上也冒起了浓烟,飞散着碎片。   美军在南海的连续失误不仅暴露了技术层面的薄弱,也折射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困境。   南海不再是美国可以轻松操作的“后花园”。   随着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南海的局势变得愈加复杂。   1月28日,美军的航母舰队撤离南海。   原本出动的“林肯号”航母及其舰载机群,不得不匆忙撤离。   参考文献:[1]盛立,刘国林,周泓伯,王舟荔.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碰撞事故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19):198-201

1 阅读:41312
评论列表
  • 大明 62
    2024-11-29 14:12

    中国应该立项绘制高精准的世界海底图,走向大国必须要做的,先绘制太平洋的,同时一并探矿就更好了。

    黑名单用户 回复:
    你在教别人做事?
    秋叶 回复:
    伦敦鹰是只什么鸟🐤?
  • 2024-11-29 06:04

    中国应该造移动海山,根据战略需要,隐蔽的随时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击美国核潜艇在中国附近海域的活动。

    用户10xxx22 回复:
    深海养殖围箱就可以,平时养鱼,战时设障。
    hughie32 回复:
    你也要出力啊!
  • 2024-11-28 23:57

    舰船知识专门讨论过这起事故《潜龙暴走撞地球》

  • 2024-11-29 22:42

    看损伤33节撞上去的不太可能。33节就是60公里左右的时速,大几千吨的核潜艇60公里的时速撞山得多大的能量?还能上浮?这肯定不可能。而且看损伤位置也不像是撞山。撞山应该是正艇首直接撞扁或者艇首下方/左右损伤,而不是图片中的艇首上方损伤。艇首上方损伤只能是从下方撞到海里飘浮物(别的潜艇舰船等)

  • 2024-11-29 10:41

    我承认:是我一板砖拍的行了吧,别说出来丢人现眼喽[墨镜][墨镜][墨镜][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11-29 14:50

    瞎驴撞山???高高高手都玩这个???

  • JAMES 15
    2024-11-30 13:42

    说不定是撞到了再在海里巡游的海王

  • 2024-12-01 11:59

    我们应该研发不容易被声纳探测的隐声深海养殖网箱,平时养海鲜,战时用无人潜航器按需移动位置,封锁潜艇航道。周边再搞点渔网和智能鱼水雷,就能够遮断很大一片区域,给霉鬼舰队搞一个南海百慕大[滑稽笑]

  • 2024-11-30 18:37

    7000吨重的艇,61公里时速撞山,不稀碎才怪,骗鬼呢吧!

  • 2024-11-30 02:24

    没沉没可惜了

  • 2024-11-29 17:50

    南海底下有东西。

  • 雄猫 13
    2024-11-29 14:43

    低级错误,声纳系统没有开吧!

    临水影 回复:
    天线电静默
  • 陶大 11
    2024-11-29 18:54

    33节,还是水下!

  • 2024-11-29 11:54

    是与哥斯拉相撞了

  • 每小时26公里移动速度

    虎皮猫大人你大爷 回复:
    你会换算吗,一节是一海里每小时,33节是33海里每小时,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你好好算一下到底多少时速来着!
  • 2024-11-29 22:34

    个人猜测要么是声呐故障要么被干扰

  • AA 8
    2024-11-30 04:50

    黥兵犊武横冲直撞

  • 2024-11-30 20:16

    自己不开声纳怪谁呢!

  • 2024-12-03 10:51

    为啥不打开高德地图导航?

  • 2024-11-29 18:09

    美海军向政府提出花一万亿美刀更换潜艇的海底最新地图,最终美政府同意1.2万亿美元的地图更新计划。

  • 2024-11-29 18:17

    哥死啦

  • 2024-12-03 18:36

    那海底山脉又不是才长出来的?旧海图会没有标记?这理由哄鬼吧

  • 2024-12-04 18:52

    海底山脉的高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 2024-12-03 21:10

    中方在南海海道安装了海下重型升降设备,专门坑你们这些不请自入的家伙。😃

  • 2024-11-29 13:15

    美核潜艇共撞坏几艘

  • 2024-11-30 22:40

    110多米,宽10多米,才7000吨??

  • 2024-12-01 12:30

    电磁干扰

  • 2024-12-02 23:30

    美国人的潜艇技术还是可以的,中国加油加油加油,

  • 2024-11-30 14:38

    水下33节的最高航速,还有人打扑克?!太相信自动驾驶了

  • 2024-12-01 19:17

    [作揖][作揖][作揖]

  • 2024-11-29 13:52

    我们可将废旧的巨型油轮拖到南海,在关鍵地方让其沉入海底,守株待免,专门让美潜艇来碰撞。

    冰川 回复:
    固化就不好了,我们要制造能移动的,引入函数,,让它突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