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以为会糊的文章,结果大爆特爆

情感老梁 2024-11-26 16:41:18
晚上和宣发公司的朋友聊起最近上过热搜的几篇影评时,朋友问我,19岁那年,你是因为什么契机加入3号厅,开始写影评的? 我回答她说,其实还要更早。入职3号厅的前一年,我和当时的合伙人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要的业务模式是收购MCN着急脱手的低价废号,再在短时间内迅速地盘活,写出10w+,开始接广告。 入职前,老板看着我的cv,指着我工作经历里有关广告公司的这一栏目问,这些账号都是你的吗?我说是的。他沉默了半响后问我,你不会赚得比我还多吧? 显然,最初的我并非因为某种理想加入机构媒体,它与热爱全无关系。我开始写影评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一份最靠近我的专业,且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手的工作。 但偶尔仍然有几个瞬间,却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奇妙。 上天是个好编剧,祂会替你做好最适合你的选择。 19年的冬天,我边在出版社做兼职作者与编辑,边给电影/时尚媒体写广告稿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赚到钱是最能给予我安全感的事。 但偶尔,仍然会有一些仿佛是上帝按着你的手让你不得不写的冲动。北京下初雪那天,我面对着窗外的空茫写道:“这是我最靠近电影的一年,却也是我最厌恶电影的一年。”那种厌恶,如今回望,似乎更像是一种自我厌弃。电影学院不培养艺术家,它只培养电影从业者。于当时的我而言,残酷的事是,我面对着链路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残存的那一点理想主义迅速地被击溃后,我安慰自己,先赚钱吧。 后来的某天,和当时的老板聊起当年他把我招进公司的理由。他说,和我写过的那些10W+无关。他选择我的理由,仅仅是因为那篇厌弃电影的杂文。我感到异常震惊。老板说,虽然你经常说自己很看重钱,更擅长写商业化的内容,但你很真诚。对自己的感受很诚实。 开公司做营销号、写商稿,都是在想象内的道路走不通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教会了我一门重要的技能——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最快地抓住他人眼球,让一个人停留下来驻足观看的技巧。 五年后的今天,在辗转、迂回地前进的过程里。每一次看到我为心水的电影所写的评论出现在热搜的榜单,并真实地使得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开始观看时。我常常会想,那些来时的路或许超越想象,但当年那柄因为无法上阵转而刺向自己的利刃,从未远去。在听从内心的回响时,它在胸膛处沉默着,微微发热。

0 阅读:0

评论列表

秋香

秋香

2
2024-11-26 23:06

超棒的!

九九799

九九799

1
2024-11-26 21:53

你超级超级棒的老公

苏秦

苏秦

1
2024-11-26 21:44

你超棒的州

情感老梁

情感老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