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便秘,不仅仅是排便困难或不适,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便秘呢?
1怎么算便秘?
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包括排便时需要用力、排出困难、感觉无法完全排空、肛门直肠堵塞感。
粪便干硬可参考布里斯托大便分型为1型和2型的粪便。通常将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或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定义为便秘。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或者过去6个月中超过3个月),则考虑为慢性便秘。
2因为啥?
便秘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原发性便秘(也称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通常因为结直肠神经平滑肌功能出了问题,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的紊乱或者胃肠动力不足,并没有消化系统明确的疾病存在。功能性便秘有许多不同的病因,从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或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功能性便秘。高龄是便秘的一大危险因素。此外,肠易激综合症导致的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导致推动力不足等也是重要原因。
继发性便秘则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身体出现器质性问题或者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引起便秘的器质性问题可能是代谢性疾病或者肠道疾病(比如结肠癌)。而一些药物,像是抗胆碱药、镇痛药、抗抑郁药等也会导致便秘。发生便秘时,首先要找出是不是因为器质性原因或者药物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非常关键,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便秘的危害?
长期便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
1.肠梗阻:当肠道内积聚大量粪便,且排便困难时,可能会导致肠梗阻,即肠道被粪便堵塞,无法正常通畅。
2.肛裂:频繁用力排便可能会造成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引发疼痛和出血。
3.痔疮:长期便秘使得肠道内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痔疮的形成,引起疼痛和不适。
4.结肠癌风险增加:便秘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生风险,因为长时间暴露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5.慢性便秘还可能在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病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6.便秘会显著降低生理机能、日常活动能力、社交功能、身体舒适度、精力充沛度、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4如何改善?
-一、改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是预防和改善便秘问题的关键。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研究表明,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改善多种便秘症状。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西梅、无花果、火龙果、苹果,全谷类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帮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推荐每天摄入20-35g的膳食纤维。
2.多饮水:足够的水分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保持粪便湿润,减少便秘发生的可能性。建议每天摄入1.5-2.0L水。
3.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应适量控制。
4.增加运动:建议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次。定期的身体活动可以加快肠道蠕动速度,有助于改善便秘。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行等运动方式,对缓解便秘非常有效。
-二、通过药物解决便秘问题
饮食习惯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在此期间,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缓解便秘,常见的药物包括:
1.温和泻药:如膳食纤维补充剂、轻泻剂等,帮助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2.盐类泻药:如硫酸镁、氯化钠等,通过吸引水分到肠道,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3.润滑剂:如液体石蜡等,涂抹在粪便表面,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力,缓解排便困难。
具体药物使用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