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浙江医学院新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俄文女老师。女老师是中法混血,爷爷是大

鲸鱼铲史官 2024-11-24 16:09:39

1953年,浙江医学院新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俄文女老师。女老师是中法混血,爷爷是大商人,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有着优渥的家庭条件,她出生北京,毕业于浙大外文系,精通中、俄、英、法四国语言,她既美丽又浪漫。

当时班里有一个优秀的男同学,每次俄文考试都是满分。这是她见到过的资质最好,最为努力的学生。努力的人最帅,她并不清楚他为什么那么拼,但是总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

那年冬天,杭州意外地有点冷,竟然飘起了雪花。当女老师看到单衣薄衫的男同学仍然蜷缩在窗边刻苦学习。下课后,她悄悄递了一个纸包给男同学,原来那是一件毛衣。

此后,女老师的关心也就越来越频繁,不时会买些书籍或生活用品相赠;约他放学后去宝石山上的保俶塔散步;甚至还邀请他去自己家灯芯巷29号改善生活。

那个年代的爱情大多如此,彼此默默关心着对方,但碍于彼此身份差距和现实种种,谁也不捅破,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1955年,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被合并到华西医科大学,男同学也因此去了成都继续求学。但此刻女老师的内心压抑不住了,因为她的父母已经做好了离开中国的准备,她也已经拒绝了父母,想留在中国很多次了。

女老师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对男同学说:“你不要去成都了,跟我去法国吧,到那边有更好的大学。”但男同学的回复,让她几乎五雷轰顶,“我不能和你去法国,我的学业还没完成,而且在老家有一个发妻。”

这或许就是男同学为什么在这段感情中,总是显得那么被动的原因吧。是的,他的心里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男同学是厦门人,以25岁的大龄青年的身份考上了浙江医学院。相依为命的姐姐担心弟弟这一跃龙门再不回,就介绍了一个护士和男同学结婚,以作为其求学的条件之一。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男同学如此刻苦学习的原因之一吧。对于一个底层出身的人而言,没有奋斗就没有一切。

女老师似乎接受不了这个真相,相约在花港,她剪下了一缕金发,脱下戒指,交给男同学后,一脸心碎的表情。这个场景此后在男同学的脑海里回荡了半个多世纪。

1956年4月,女老师随父母回到法国。此去一别,就是57年,两个人的人生就此分道扬镳。女老师后来进入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攻读博士,但让父母奇怪的是,她一直未嫁。

男同学毕业后成为了新中国首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一直忙碌于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1994年,当护士的老伴离他而去,但他并不知道当年那个女老师在法国,一直未婚。

直到2010年春节,厦门家中,亲戚提及此事,82岁的男同学在三儿媳的追问下,“被迫”承认了当年和女老师的故事,这一夜男同学彻底无眠了。

但是三儿媳的一番话,让男同学决定尝试联系当年的女老师。三儿媳说:“以前你怕妈妈伤心,现在她都过世十几年了,你还要辛苦隐藏这份感情吗?”

在已经网络信息流行的时代,男同学手写了五份一模一样的纸质信件,寄到了法国,可能联系到对方的地址,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他并不清楚女老师的情况,是否结婚?儿孙绕膝?是否还活着?

2010年5月,男同学捧着一封法国的来信,热泪盈眶;9月份,三儿媳代表男同学去了法国,接回了传说中的女老师;9月21日,当年的男同学和女老师走进厦门市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儿女们给他们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2017年,在他们共同生活了7年之后,男同学先女老师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女老师笔耕不辍,记录了很多当年的故事,他还有一个遗憾未完,那就是回到孕育他们爱情的故乡——杭州去看一看。

故事里的女老师名叫李丹妮,原浙江美院教授李树化的女儿,母亲是法国人;男同学名叫袁迪宝,厦门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

0 阅读:8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