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在四川凉山的木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伙婚”习俗,1998年,19岁

蜀山史道 2024-11-19 13:22:02

科普一下:在四川凉山的木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伙婚”习俗,1998年,19岁的古米就嫁给了两兄弟高土和古马,共育有三名子女。他们的父辈就是这种婚姻形式,古米一家的联姻已经是第二代了。   在当今社会,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普遍施行一夫一妻制度。这种婚姻制度被认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体现了平等、尊重和负责任的精神。人们在这种制度下,相互扶持,共同生活,构建了一个个稳定的家庭单元。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受历史和宗教等影响,使得这种婚姻形式得以延续。但在大多数地方,它已经被视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   比如,在我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村,就一直保持着一妻多夫制,这种婚姻形式在当地被称为“伙婚”。在这个地区,一妻多夫的现象并不罕见,而是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深入人心,并被当地的人们所推崇和接受。   在这里生活的人,不认为这种制度是对婚姻生活的不忠,反而觉得很是合理且安稳。这是由于俄亚村过于落后,且地处偏僻,与外界无法及时方便的沟通,当地的人们生活比较艰辛。   凉山木里地区四周环山,长期以来,由于地形险峻,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这种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使得当地的生活方式、习俗等得以相对独立地保存下来,其中就包括独特的伙婚习俗。   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活负担显得尤为沉重。由于资源有限,经济来源单一,加之自然环境恶劣,使得他们生活压力巨大。而伙婚习俗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共同分担家庭负担。   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照顾家庭。1998年,身为大哥的高土和弟弟古马就是共娶一妻,两兄弟在婚后也是明确分工,由大哥高土在外面挣钱养家,而弟弟古马则留在家里,照顾妻子和家人,并负责打理家务。   很显然,这种明确的分工使得家庭生活得以有序进行,同时也减轻了每个人的负担。高土和古马的父亲就是“伙婚”,到他们兄弟俩这里,已经是第二代了。在同村之中,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结合。   没有人会觉得这种婚姻结合由什么不妥之处,孩子们也是能健康成长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不仅如此,这样的家庭氛围恰恰让孩子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品质。   此外,由于家庭中有多位父母,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这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安全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更能体现出他们的协作的力量,使得整个家庭更加稳固。   所以,在凉山木里地区,村民们普遍认为伙婚是一种省心省力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人们认为,这种婚姻制度既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又能使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得以被广大村民所接受和传承。   在当地民族观念中,伙婚并不被视为异类,而是生活中的一种寻常现象。像高土和古马这种俩兄弟共娶一个妻子的家庭只是凉山木里地区众多伙婚家庭中的一个缩影。   但对于凉山木里地区的伙婚习俗,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婚俗有悖于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应当逐步改革。   事实上,这种争议也反映了我国文化多样性与时代变迁的碰撞。在尊重当地民众意愿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这种特殊的婚俗现象。   “伙婚”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生活实际,还体现了当地民族对家庭、婚姻的独特观念。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凉山木里地区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为传统婚俗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对于当地年轻人来说,受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生活。   毕竟,大家经济负担也不像之前那般沉重,使得伙婚习俗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不断减弱,这可能导致伙婚现象的减少。   总之,凉山木里地区的伙婚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尊重当地民众意愿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期待这种婚俗能够与时俱进,实现和谐发展。  

0 阅读:385
评论列表
  • 广莫 10
    2024-11-19 13:49

    [点踩]

  • 2024-11-19 21:24

    母系社会的传承。母系社会的存在有一定合理,首先这种婚姻成本小;其次性生活中,女性消耗体能相对较小,男性体能消耗大,二男配女就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家庭,女主内男主外,两男主外对家庭经济改善要好得多。一妻多夫最大问题是感情问题,搞不好会家庭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