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长捷被特赦出狱的第二天,傅作义早早来到北京西单的鸿宾楼设宴相候。陈长捷到了后,神情冷峻如冰,脱口而出一句:“按我过去的脾气,今天是不会来的!” 傅作义闻言,微微一笑,心中既有无奈又透出些释然。十年前的战事,尤其是天津一战的回忆,将这两位同窗推向了不同的结局——一位选择保城,一位选择和谈。这一见面,本就是宿怨的重现。
陈长捷自幼家境贫寒,在兄姐的帮助下艰难求学。他凭借聪慧与不懈努力,考入保定军校,并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名声大噪。
然而,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的平型关战役虽为军民赢得了胜利,但在解放战争的天津一役中,他选择了死守,而傅作义则在关键时刻决定和谈。
天津失守,陈长捷被俘,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牢狱生活;而傅作义则在新中国得以重用。
十年前的天津一役,成为了两人恩怨的起点。
1949年,国共内战进入了最后的决胜时刻。华北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解放军兵临天津。作为守军司令的陈长捷接到傅作义的指示,要求坚守两天。
然而,援军始终未至,几次求援的回电只有“再坚持两天”。陈长捷眼见城中民众苦不堪言,最终城破被俘。
天津战役让陈长捷深陷囹圄,也让他对傅作义彻底失去了信任。十年的监狱生活,充满了反思与痛苦。出狱后,即使面对故人,他心中的不满依然强烈。面对傅作义的设宴迎接,陈长捷愤然回应,不再掩饰自己对往事的愤恨。
傅作义看着眼前冷冷相对的陈长捷,心中叹息良久。他知道自己有愧于这位同窗,于是缓缓说道:“今天这顿饭,不只是为了接风,更是想告诉你一件我多年来心里的秘密。”
陈长捷目光中带着疑惑,看着傅作义,等待他的解释。傅作义低沉地道出了往事:“当时,我在北平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一心想避免更多生灵涂炭,才选择与解放军和谈。天津一战的责任在我,没有及时果断决策,让你困在天津,让百姓饱受战火之苦……”
言语间,傅作义的神情中流露出深深的歉意与无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往往显得无力。许多决策虽无法逆转,但对当时局势下的他们而言,都是沉重的代价。
回忆涌上心头,陈长捷想起两人在保定军校结下的深厚情谊。性格火爆的他,曾得到傅作义的提携,并肩作战多年。
然而,天津战役之后,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傅作义成了“有功于人民的将军”,而陈长捷则背负着“战犯”的名声。人生的分水岭自此划出泾渭分明的两条道路。
听着傅作义的自白,陈长捷眼中的愤怒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无奈和对命运的叹息。两人对视良久,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最终,陈长捷缓缓伸出手,傅作义也毫不犹豫地握住了。这一握,似乎为多年的恩怨画上了句号,但心底的伤痕并未因此完全愈合。
陈长捷虽被特赦获得自由,但十年的监禁已磨平了他的锐气。他变得沉静而内敛,不再是那个热血的战将,而是一个带着深深遗憾的迟暮之人。回到上海后,他受任为政协秘书处专员,为国家发挥余热。
然而在十年动荡时期,陈长捷遭受不公待遇,这也让他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
1968年4月7日,陈长捷在杀妻后自尽,结束了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
他的悲剧结局,似乎也印证了那些在历史转折面前的无力挣扎。傅作义听闻此事后,更是沉默良久。
历史有时无情,个人在其中被无数力量推搡,最终何去何从,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
事实就是想拿天津作筹码谈的,无奈四野强悍已无人能敌。
陈当时已经准备和解放军谈了,结果接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