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人难以胜任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呢? 刘亚楼,你且记好,我作如下部署调整——以四纵、十一纵加两个独立师,巩固塔山防线;二、三、七、八、九这五个纵队再加上六纵十七师,全力包打锦州;十纵加一个师于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十二纵加十二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五纵、六纵两个师负责监视沈阳;一纵作为总预备队。来,给我复述一遍!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时的推演罢了。一旦打起仗来,半小时内便会有各种各样的电话打进来,敌情瞬息万变,随后必须迅速对部署做出各种调整,真可谓兵贵神速,光是想想都令人头疼不已。 更可怕的是,部署出现失误,必然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可即便部署正确,战场上也会有众多生命逝去,这般沉重的压力,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呢? 毫不夸张地讲,别说大兵团作战了,就说你们村明天有人结婚,让你当大总管,你能把两边的事儿都妥妥当当安排好吗?一个村子也就那么寥寥数人能够担当此任!更不用说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了。 战争指挥对天赋的要求极高。我们可以培养出大批低级军官,但指挥大军团作战绝对是要依靠天赋的,这可不是能教出来的。否则,为何在所有国家中,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都如此稀少呢? 就像梁家辉演的棋王一样,那种用脑过度的状态,便是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指挥者的真实写照。他们就像是在一张巨大无比的棋盘上下棋,每一步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每一个决策都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其艰难程度和对能力的要求,远远超出常人想象,这些卓越的指挥者,无疑是战争史上的璀璨之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又胡扯淡 最后下达命令之前已经出来好几种方案了,你都参与其中,不是突然蹦出来的。 就像你从小学上到大学,不是从幼儿园直接升到大学
东北野战军真的是打的富得到处流油幸福战,真正硬刚只有廖耀湘新6军一个主力精锐军,其余都是编师,国军至少5大精锐都被粟裕将军拖在华东战场上,打了个小城市四平,却打了非常艰难,被打了找不着北,东北用的武器,攻坚炮火重武器,特种兵部队都是顶级,兵员最多,集中我军几乎最优秀战将和各级将领,中央几乎派出最优秀高级高层领导层支援东北,前有陈云,彭真,后有高岗坐镇,两大元帅坐镇,留苏最优秀武器兵种将领派往东北,先后刘亚楼,卢冬生,朱瑞,7个大将级别坐镇前线指挥,程子华,黄克诚,陶铸,谭政,肖劲光,朱瑞,陈光,并借调肖克,后方更是具有东北大量遗留大型兵工厂,充足供应前方,更是把三野我军国宝级武器专家,号称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去支援东北,大量解放区,物产丰富后勤兵员,兵运保障,几乎不用一个国民党俘虏兵,对比华野经常打大型攻坚歼灭战,大规模团灭国军精锐,自身损失减员也多,后方根本来不及补充兵员队伍,只能靠改俘虏兵补充兵员战斗力…对于迟迟不敢打一座没有什么战斗力国军孤城长春,而华野对大城市开封是毫不犹豫直接捅了马蜂窝,济南更不在话下,攻下锦州城,有一半功劳应该是算在中央统战部成功策反侯镜如10多万部队帐上
四野一个纵队,至少7万人!
读电报、口述命令、复述命令,只是为了电影、电视出彩
命令要得到快速及时有效的下达和反馈,所以有好的参谋部和作战部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