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倪匡伪造多枚公章、证件及介绍信,从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偷渡至澳门,最终逃至香港。 倪匡,1935年生于上海,妥妥的民国尾巴尖上的人。家里排行老四,从小就野,不喜欢被管。16岁,正是中二的年纪,他进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速成班,然后又去当兵。退役后当了警察,见识了社会阴暗面,对“条子”的活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1957年,内蒙古大雪封山,滴水成冰。倪匡驻守的破木屋里,炉火眼看就要熄灭。冻成狗的倪匡,为了活命,拆了一座小木桥生火。在那个年代,这操作堪称作死。 不出所料,上级很快盯上了他。倪匡慌了神,他知道后果很严重。于是,他开始玩起了“伪造术”,搞了一套假证件,在一个风雪夜逃跑了。 广州是他逃亡的第一站。在这里,他混上了偷渡船,一路颠簸到了澳门。稍作休整后,他又伪造了新的证件,最终抵达了香港。 香港,灯红酒绿,遍地黄金,但对倪匡来说,却是举目无亲,两手空空。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在一家染料厂当苦力,每天与刺鼻的化学品和轰鸣的机器作伴。 但倪匡不是认命的人。在劳累的工作之余,他开始在废报纸上涂涂写写,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故事。这些文字,虽然粗糙,却充满了奇思妙想,为他日后的写作生涯埋下了伏笔。 后来,他把几篇文章投给了《真报》。没想到,编辑慧眼识珠,看中了倪匡的才华,让他当了专栏作家。“卫斯理”这个笔名,也随着他的科幻小说,开始在香港文坛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脑洞大开,颠覆了传统文学,给当时的香港科幻文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当时在香港,倪匡也遇到了他的妻子李果珍。她本来是倪匡的粉丝,两人在一次聚会上相识,很快就坠入爱河,结了婚,生了一儿一女。但倪匡是个浪子,经常不着家,夫妻关系也时常磕磕绊绊。 倪匡的写作习惯很奇葩:从不打草稿,写完也不修改,更不允许别人改,除了电影剧本。这种“随心所欲”的写作方式,虽然作品略显粗糙,但胜在可读性强,故事有趣,销量和票房都有保证。 倪匡的性格也是“放飞自我”的典型:率性而为,热情爽朗,崇尚自由,不喜欢被束缚,不争强好胜,活得洒脱自在。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快乐至上”。 抽烟、喝酒、泡妞,倪匡一样不落,风流才子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对朋友,倪匡也是真性情。古龙在台湾被排挤,倪匡就找他写《绝代双骄》,还四处推荐他的小说拍电影。古龙、黄霑去世,倪匡都悲痛不已。 “卫斯理”系列,是倪匡的代表作。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主角卫斯理集功夫高手、特工、探险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正义感爆棚,崇尚自由独立,专门解决各种奇案。这个人物,某种程度上就是倪匡的化身,是他自由心灵的投射。 香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决定一切。倪匡的写作也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他曾坦言,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写什么。但另一方面,倪匡的作品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比如,《谜踪》描写了特务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人联想到倪匡早年的逃亡经历。在《异宝》中,倪匡更是直言:“地球人可以为千百种理由自相残杀……”,这无疑是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倪匡的作品属于通俗文学,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没有深度。在《自杀阴谋》中,倪匡展现了人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阴暗面。而在《雨花台石》中,他又歌颂了舍身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 倪匡,一个产量惊人、影响力巨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充满了宇宙视野,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独树一帜。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作品和精神,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倪匡,他的一生,是逃亡,是重生,是笔耕不辍,是自由不羁。他用一生,活出了“卫斯理”的精神,也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信息来源:(宁宗一主编. 中国武侠小说鉴赏辞典[M]. 1992)
活着就好,其它的都没用[滑稽笑]
他不走他的未来没人知道
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