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一尿毒症男子,在医院孤零零躺了1个多月,家人不管不问。他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等死,哪料,他前妻突然来到病房,拿出一份协议书甩到他跟前:签了它,我就把肾给你! 2011年,山东临沂的一家医院病房内,一位重病患者赵大海已卧床多日,病情不容乐观。他的病床旁无人陪伴,也无人照料,医生和病友见状纷纷感叹他家人冷漠。 然而,赵大海的命运却在一个突然到访的身影出现后发生了巨变——他的前妻董利,不顾过去的种种矛盾,竟义无反顾地选择捐肾救他。这场爱与责任的挣扎,让无数人感动之余,也深深思考亲情与情感的力量。 赵大海和董利从校园走向婚姻,曾经是无数人羡慕的一对。然而,生活的琐碎打磨了最初的激情。婚后,赵大海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每天早出晚归,不知疲倦地工作,渐渐地也将家中的责任全交给了董利。 随着孩子的出生,董利不仅要工作,还要承担起育儿和家务的重担。渐渐地,她的心里产生了委屈和疲惫。两人日渐疏远,有了孩子的生活也没有带来预期的欢乐,反而增加了无数争吵。 有一次,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彻底爆发了激烈冲突,谁也不让谁,最终一气之下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后的赵大海有些后悔,但他也拉不下面子,而董利虽然心有怨气,却未曾想到还有机会重聚。 离婚后不久,赵大海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医生告诉他,要么透析,要么换肾。透析费用高昂,而肾源的等待又充满不确定性,换肾成为了他唯一的生机。 赵大海一度心灰意冷,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联系自己的家人,期望在危难之际得到帮助。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他的兄弟姐妹甚至连最初的照顾和安慰都不曾给予。起初,哥哥表示会借钱支持他治病,没想到一去不返,电话也不再接。赵大海的求助电话在家人那里一次次地被拒接,甚至连父母也选择了沉默。 就在赵大海几乎放弃希望、静待死亡的时候,他的前妻董利却意外地出现了。 她眼眶含泪,默默地看着曾经的丈夫,一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她知道,自己与赵大海已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关系,可她依旧不忍心看着孩子的父亲在病床上孤苦无依。 董利在得知赵大海的病情后,内心五味杂陈。尽管两人已经离婚,但一想到孩子,她便感到自己无法坐视不理。几经挣扎,董利决定捐出自己的肾脏。 然而,根据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定,捐赠者必须是患者的直系亲属或合法配偶,这意味着她和赵大海必须复婚。董利拿出复婚协议,要求赵大海签字。看到这一纸复婚协议书,赵大海内心的百感交集无法言表。 他不愿拖累董利,但董利却坚定地表示:“孩子不能没有父亲,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这样下去!” 在她的坚持下,赵大海含泪签下了复婚协议,两人再次成为了法律上的夫妻。 尽管是仓促复婚,但董利的这一决定让医院的医生、病人以及媒体都为之动容。医院为他们办理了配型手续,幸运的是,董利的肾脏与赵大海完美匹配,手术可以进行。 尽管复婚手续已办完,但医院的审批程序却比想象中繁琐。董利与赵大海的婚姻记录因病情才重新恢复,有关部门一度对其复婚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为了证明这并非经济交易,董利奔波于各个相关机构,甚至接受了媒体采访,将自己的故事公布于众,终于获得了审批通过的机会。 2011年10月19日,在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董利走上手术台,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了赵大海。手术进行了数小时,结果十分成功。 术后恢复期里,董利的母亲来到医院照顾这对重组的夫妻,老人虽然心疼女儿,也对赵大海的过去有着些许怨气,但在董利的坚持下,还是默默支持了她的决定。 赵大海醒来后,第一眼便看到董利虚弱的笑容,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愧疚。他泪流满面,握着董利的手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不会辜负你。” 手术后的日子里,两人经历了长期的康复过程,董利的健康状况逐渐恢复,而赵大海也逐步重获生活的希望。 两人还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村里人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老人们常对年轻人说:“夫妻过日子啊,就是要相互体谅,有个大病大灾的,还得靠自家人。”赵大海的故事给村里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夫妻和睦的观念也悄然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 董利在赵大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不计前嫌,捐出自己的肾脏救他一命,让这段破裂的婚姻在苦难中重新生根。 她的无私让人动容,也让人重新审视亲情、爱与责任的意义。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家庭的力量,更让我们深思:在人生的低谷时,谁是我们真正可以依靠的人? 赵大海和董利的故事提醒我们,家庭是避风的港湾,而每个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才是家庭真正的根基。 (文中名称皆为化名) 来自信源:中国网络电视台——2012.4.19《临沂女子复婚捐肾救夫续 跨过生死关夫妻相见》
大爱无疆[点赞]、患难时刻才能体现真情[必胜]!
父母与兄弟姐妹自私自利。
肾谁的都行吗?
感动[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