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中的黑海舰队:7艘主力舰不动

柯柯基看武器 2024-11-11 13:07:07
历史上,沙俄海军曾拥有大小五支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前,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及太平洋舰队,是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三支舰队。 相比当时的日本海军,沙俄在舰船总吨位及主力舰数量上,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由于受到地理及地缘条件的制约,沙俄的三大舰队实际被割裂在了三片相距甚远的海域,战时各大舰队之间的相互支援是个大难题。 1871年,沙俄、土耳其等七国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条约规定:土耳其海峡禁止外国军舰通行(土耳其有权决定是否对它国开放)。 这一背景,导致沙俄的黑海舰队在战时难以驰援其它海域,而黑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西临巴尔干、东临高加索且沙俄隔黑海与奥斯曼土耳其相望),导致沙俄又不得不在这里维持一支规模可观的海上力量。 日俄战争爆发前,黑海舰队已拥有四级七艘主力舰,包括四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一艘十二使徒号、一艘三圣主号及一艘罗斯季斯拉夫号(另有一艘波将金号即将服役)。 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是黑海舰队的中坚力量。该级前三艘采用三座双联装305毫米露炮台,以品字形(前二后一)布局,最后一艘采用了炮塔设计。 十二使徒号,则以叶卡捷琳娜二世级为基础,将两座双联装305毫米露炮台布置于中线上,使主炮射界及利用效率得到提升。 三圣主号,是以纳瓦林号为基础建造的主力舰,同样采用305毫米主炮,但增加了干舷高度,防护力也得到增强。 罗斯季斯拉夫号,可视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的缩小版,采用了254毫米主炮,但对付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已经绰绰有余,该舰于1900年服役,自1903年起担任黑海舰队的旗舰。 海峡公约虽然让黑海舰队失去了驰援远东的机会,但其也因此逃过一劫。事实上,实力介于沙俄第二与第三太平洋舰队之间的黑海舰队,其主要舰船同沙俄第三太平洋舰队中的岸防舰并无二致(实际仅吨位略大而已),即便以“第四太平洋舰队”的名义前往远东,也难以改变对马海战的结局。 另一方面,黑海虽然距离远东更近,但从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的结果来看,黑海舰队即便获准通过土耳其海峡,舰队中的万吨大舰也必定会被苏伊士运河拒之门外(英国必定还会从中作梗),如若绕行非洲,舰队将需要向西横跨整个地中海,其航行距离相较波罗的海舰队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相反,黑海舰队受阻于土耳其海峡,反而使日俄战争中近乎损失掉全部主力的沙俄海军,因此保留下一支相对完整的主力舰队,从而避免了沙俄在欧洲地区的海防出现真空。

0 阅读:417

评论列表

11xxx62

11xxx62

11
2024-11-17 13:05

黑海舰队被吓的还以为自己要去填线就整出波将金号哗变

寒傲似冰

寒傲似冰

2
2024-11-12 11:42

时也命也

用户18xxx38

用户18xxx38

2
2024-11-19 10:22

一战中,俄黑海舰队被土耳其塞里姆苏丹号(原德国戈本号战巡)压制。战后黑海舰队或自沉或投敌,仅剩五条驱逐舰,前苏联只能调两条大舰去黑海,途经比斯开湾时还闹3个大事故。

柯柯基看武器

柯柯基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