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就涉内蒙古烧卖争议言论致歉# “烧麦”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北方面食,有学者认为烧麦是“捎卖”的讹音,也有学者认为是阿尔泰语“Сиржман (兜子)“的发音(这个观点我不认同,仅列出)。烧卖”之名在宋代始见于话本,所谓“烧卖扁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扁食即饺子、馄炖的统称,和烧麦一样,是从北方传到南方去的食物,有福建人至蒙古,听到蒙古语里也把饺子馄炖叫扁食,大为奇怪,其实是扁食以中国北方为中心,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的缘故。
宋元时的南方烧麦,仍以羊肉馅为上品,这和统治阶级来自北方,饮食习惯仍沿袭旧俗有关。
馅里面带米的烧麦,是后来在南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清代还记录有火腿烧麦、蟹肉烧麦、油糖烧麦、豆沙烧麦等具有南方特色的品种。烧麦馅料上的变化,应该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南方不易得到上品的羊肉,但江南一带产好米、河鲜、上好的蔗糖,烧麦也就本土化了。
如今有人见了原版的烧麦,反以为咄咄怪事而大加嘲讽,让人想起一首词里的句子:“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