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一名女生考入美国名校,向离异父亲索要年学费70多万。父亲以女儿已

漫聊小知识 2024-11-08 14:21:38

2023年4月,一名女生考入美国名校,向离异父亲索要年学费70多万。父亲以女儿已成年且自己无力支付为由拒绝。女儿指责父亲食言,将其告上法庭。   小爽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高考结束后,她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本该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却因为高昂的学费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爸,我考上加州大学了!"小爽兴奋地打电话告诉父亲姜先生。 "真棒!爸爸为你感到骄傲。"姜先生由衷地为女儿高兴。 "那个...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每年要70多万呢,您看..."小爽小心翼翼地提起这个话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姜先生叹了口气:"爽爽啊,爸爸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这么多钱实在是..." "可是您在离婚协议里答应过要负责我的大学学费的!"小爽急了。 "是,但那时候我们没想到你会出国啊。国内大学的费用我肯定没问题,但国外这么贵..."姜先生为难地说。 "您就是不想让我去!您再婚有了新家庭就不管我了是不是?"小爽情绪激动起来。 "你别胡说,爸爸怎么可能不管你。"姜先生试图解释,"我们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 但小爽已经挂断了电话。接下来的日子里,父女俩谁也不愿意主动联系对方。眼看开学在即,学费问题还没有着落,小爽一咬牙,决定起诉自己的亲生父亲。 法庭上,小爽和姜先生隔着冰冷的桌子对峙。小爽的律师慷慨陈词:"我的当事人小爽小姐已被美国名校录取,这是莫大的荣誉。姜先生作为父亲,理应履行离婚协议中的承诺,支付女儿的大学学费。70万元虽然不少,但为了女儿的未来,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姜先生的律师则辩称:"我的当事人并非不愿履行义务,而是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姜先生再婚后还要赡养老人,经济压力很大。况且小爽已经成年,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承担部分责任。我们建议小爽先在国内就读,等条件允许再考虑出国。" 小爽固执地摇头:"我已经被录取了,如果现在放弃,以后再想申请就难了。而且爸爸明明答应过要负责我的学费的!" 姜先生无奈地说:"爽爽,爸爸不是不想让你去。但你也知道,我现在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和照顾你爷爷奶奶了。70万真的太多了..." "那您当初为什么要在协议里写呢?"小爽质问道。 "那时候我们都没想到你会出国啊。"姜先生解释道,"国内大学的费用我肯定没问题。" 小爽冷笑一声:"您就是找借口!您再婚后就把我忘了,只顾着您的新家庭!" 姜先生急了:"你怎么能这么说?爸爸什么时候忘记过你?" 经过激烈的辩论,法院最终判决:姜先生需承担小爽第一年36万元的学费,以及每年8万元的生活费。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小爽满意,但她也明白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 走出法庭,父女俩谁也不愿意先开口。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如今却因为一纸判决书变得如此陌生。小爽看着父亲疲惫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她多么希望父亲能像小时候那样把她抱起来,说"爸爸永远支持你"。可是现实哪有那么美好? 这个案例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支持小爽,认为父母应该尽最大努力支持孩子的教育;也有人同情姜先生,觉得70万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多的人则感叹:亲情怎么就变成了冰冷的数字?法律虽然能判定责任,却无法修复破碎的感情。 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平衡亲情与现实呢?专家建议,父母与子女应该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对方的难处。子女要学会独立,不能事事依赖父母;父母则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支持孩子的梦想。最重要的是,不要让金钱成为亲情的阻碍。 回到小爽和姜先生的故事。也许有一天,当小爽站在美国校园里,会想起父亲为她付出的一切。也许有一天,当姜先生看到女儿的成就,会为当初的坚持感到欣慰。我们希望,时间能抚平所有的伤痕,让这对父女重新找回曾经的亲密。 毕竟,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真挚的亲情。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人,用爱化解分歧,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难题。   文中皆为化名 信息来源:河南都市频道——2023年4月13日 女儿向父亲索要留学费被拒,父亲:需负担儿子与老人生活费,法院判付44万余元

0 阅读:23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