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战士在前线壮烈牺牲,新婚20天的妻子,生下遗腹子并拒绝改嫁。35年后,妻子凑够路费带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她扑在墓碑上大声痛哭:我带儿子来看你了,你起来看看我们呀…… 湖南衡东县南湾乡的茶旺村,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孕育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村里的陶荣华从小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整天玩泥巴、捉迷藏,而是喜欢缠着村里的老人讲故事。 "爷爷,再给我讲讲岳飞的故事吧!"小荣华眼睛闪闪发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也穿上铠甲,骑着高头大马驰骋沙场的模样。 老人慈祥地笑了笑,"好,那爷爷就再给你讲讲岳飞是怎么报效国家的。" 就这样,在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熏陶下,陶荣华心中埋下了一颗守卫国家的种子。这颗种子随着他的成长不断发芽,终于在1980年开花结果。 当时,已经成年的陶荣华刚和李发英步入婚姻的殿堂,这场婚礼没有盛大的宴席,没有华丽的婚纱,只有两颗相爱的心。 然而婚后不久,陶荣华握着妻子李发英的手说道:"发英,我想去当兵。"。陶荣华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发英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理解的微笑,"好,我支持你。" 临别前,陶荣华紧紧抱住李发英,眼中满是不舍:"发英,我走了。等我回来,我们就好好过日子。" 李发英强忍泪水,"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家里的。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就这样,在李发英的支持下,陶荣华光荣入伍,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 1984年,噩耗传来,陶荣华在前线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李发英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了。她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泪如雨下。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还有未尽的责任。 "荣华,你放心,我会把儿子抚养成人,会照顾好爹娘。"李发英擦干眼泪,开始了她的坚守。 在别人看来,李发英改嫁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她坚决不这么做。 接下来的生活并不容易。有一次,李发英因为太过劳累,精神恍惚间竟在邻居家的水田里插了半天秧。回过神来,她又哭又笑,邻居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维持家计,李发英不得不外出打工。在竹器加工厂,她每天像个男人一样扛着沉重的楠竹,翻山越岭。那些竹子压得她肩膀生疼,可她咬牙坚持着,因为她知道,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在等着她。 199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夺走了李发英家赖以生存的山林。看着焦黑的山头,李发英的心在滴血。但她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省吃俭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李发英终于攒够了钱,在村里盖起了新房。看着崭新的房子,她笑中带泪,"荣华,你看到了吗?我们有新房子了。" 生活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2002年,婆婆不慎摔倒,卧床不起。李发英不离不弃,细心照料。每天为婆婆擦身、喂饭、按摩,从不叫一声苦。 两年后,公公离世了。李发英强忍悲痛,料理完丧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坚守。 2012年,婆婆再次中风瘫痪。李发英依旧不离不弃,照顾得无微不至。邻居们都说,"发英啊,你这样太辛苦了,不如……" 李发英摇摇头,坚定地说,"这是我的家,我答应过荣华要照顾好爹娘的。" 35年过去了,李发英终于有机会带着儿子去看看丈夫。2019年清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李发英来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 看着墓碑上丈夫年轻的面庞,李发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扑在墓碑上,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我带儿子来看你了,你快起来看看我们呀……" 儿子陶凯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噙着泪水。他从未见过父亲,但父亲的事迹一直是他成长的动力。 2020年3月31日,91岁高龄的婆婆郭吉桂在弥留之际紧握李发英的手,颤抖着说,"发英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李发英泪如雨下,"妈,您放心,我会继续照顾好这个家的。" 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不平凡人生。她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家庭的责任。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参考资料:红网—2023-08-25—湖南好人·每周一星|李发英:替夫尽孝39载!用行动诠释忠贞大爱)
战争是残酷的,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也希望专家不要煽动战争,不要喊“倾全国之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