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专家!”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为老百姓发声:“新国标电动车限速25km/h不符合需求 比自行车还慢,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不能闭门造车!”网友:支持!让不骑电动车的人定国标,这是社会的悲哀啊!
近日,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公开发声,对当前新国标电动车的限速政策提出质疑。这一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事情起因是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提升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然而,李稻葵教授认为,这一限速标准与实际的交通需求和百姓的出行习惯存在较大差距,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李稻葵教授像往常一样骑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他的骑行速度轻松达到35公里每小时,而周围一些同学骑行的电动车却只能跑25公里每小时,这让他感到非常不解。他与几位同学展开了对话,同学们纷纷表示新国标的规定让他们感到骑车变得很不方便,有时赶时间上课或者回家的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李稻葵教授决定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他走访了北京市的几个电动自行车销售点,发现许多店家都在推销可以解除限速的电动车,甚至有些店铺公开宣称,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车辆“提速”。一位经营者告诉他:“新规实施以后,能解限速的电动车卖得更好了。”这种违规操作的现象让李教授感到震惊和担忧。
李稻葵教授指出,普通人日常骑行自行车都能达到15-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而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设定为25公里每小时,实际上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不如自行车实用。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为了防止用户后期改装,新国标还规定了多项限制措施,如车辆本身与蓄电池、充电器之间应具有互认协同功能,加强防篡改要求等。这些措施看似是为了安全,但实际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和成本。 此外,新国标对电动车的其他参数也做了严格限制,例如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等等。这些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火灾隐患和防盗问题,但也限制了电动车的性能和使用体验。很多电动车用户表示,按照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车在爬坡或者载人时非常吃力,根本无法满足日常通勤的需求。
李稻葵教授认为,标准制定者在出台政策前应更多地考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他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条件,给不同地区一些可调节的标准,更加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他还指出,应该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安装某些功能,而不是一刀切地全部禁止。 李稻葵教授的言论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表示赞同他的观点,认为新国标忽视了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反而助长了违规改装的市场。有网友评论道:“让不骑电动车的人定国标,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有网友调侃说:“难道要我们骑着比自行车还慢的电动车去上班吗?”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早在新国标实施之初,就有媒体曝光了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与企业勾结,通过“带牌销售”的方式规避监管。一些店家甚至声称可以在店内直接解除限速,这样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出现了电动车“坟场”,大量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被查扣后无人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面对这种情况,李稻葵教授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生产和销售行为。同时,他也建议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一个过渡期,逐步淘汰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老百姓的利益,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总的来说,李稻葵教授此次为老百姓发声,揭示了新国标电动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他的建议不仅反映了民众的真实需求,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希望未来有关部门能够听取更多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制定出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政策法规,让科技的发展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对此,您怎么认为?
声明:该内容无不良引导,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人物均为化名,图文无关 案例来源:中国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