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对燕云十六州的得失
九品有史
2024-11-04 10:11:12
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它指的是位于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的地区,包括幽州、蓟州、云州、朔州等十六个州。这些地区对古代中原王朝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对于北方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为了自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也就是辽国。这一割导致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的重要防线。
赵匡胤建宋后,燕云十六州仍然属于辽国。宋太祖赵匡胤曾试图通过钱财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未能实现。到宋太宗时代间也曾亲自御驾亲征,试图收复失地,最终战败高梁河。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朝与金国订立“海上盟约”,南北夹击辽朝。辽朝灭亡后,北宋收回燕云地区部分城池。但好景不长不久燕云十六州又再次丢失,靖康之变后宋朝只能偏安江南。
到公元1213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挥师南下,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直到公元1368年,明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上驱元,攻克元大都,将元军赶回了北方草原,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又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手中。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