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犹豫,东吴内部的南鲁党争

九品有史 2024-10-03 12:03:26
南鲁党争,又称两宫之争,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公园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导致太子之位空缺,从而引发了太子孙和与孙霸之间对储位的争夺,拉开了吴国内部两宫之争的序幕。 孙和乃孙权的第三子,因其天资聪慧和母亲王夫人的缘故,深受孙权喜爱但由于孙和年纪较长,被视为更合适的人选。而孙霸则是孙权的第四子,尽管孙和是更合适的人选,但孙霸不甘示弱,也争取到部分朝臣的支持。然而孙权在储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使得东吴朝堂上出现争斗。在这场争斗中,孙和与孙霸都分别逐步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导致了东吴朝堂的混乱和内耗。最终,孙权废黜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并赐死了孙霸结束了这场争斗。这场争斗不仅消耗了东吴的力量,也加速了东吴的衰亡。 总的来说,东吴的两宫之争是一场政治斗争,涉及到了孙权的权力分配和对江东大族的防范。这场争斗的结局对东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东吴重臣陆逊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陆逊试图保持中立,但最终仍受到了波及。

0 阅读:17
九品有史

九品有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