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一个西方朋友曾跟他说:西方人一到中国,就能分辨出贵种和贱种。辜鸿铭很好奇,问他如何分辨?朋友告诉他:体形变化很大的就是贱种;体形长久不变的就是贵种。因为中国吃的东西价廉物美,有些人一到中国,就贪便宜大吃特吃,吃得肥头大耳,和没到中国前简直判若两人,这就是贱种;一些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但照样体形不变,这就是贵种。 辜鸿铭,一位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有一次,他的一位西方朋友跟他谈起,西方人来到中国后,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中国人中的贵种和贱种。辜鸿铭对此颇感兴趣,便追问其中的奥妙。 这位朋友娓娓道来,他认为体形的变化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高贵的关键。那些来到中国后,因为沉溺于中国物美价廉的饮食而迅速发胖的人,就是典型的贱种;而那些在中国长期居住,但身材依然保持苗条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贵种。这番言论,让辜鸿铭陷入了沉思。 随后,辜鸿铭开始评论起他的政敌袁世凯。在辜鸿铭看来,袁世凯简直就是"贱种"的代表。袁世凯出身军旅,本是一介武夫,却在甲午战争前飞速上升,成为一方大员。权力和金钱的迅速积累,让袁世凯开始了奢靡无度的生活。他修建豪华的洋楼,广纳姬妾,大肆囤积土地,修建私家园林,过着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辜鸿铭认为,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与那些来到中国后,只顾着饱食终日的贱种又有何异? 辜鸿铭常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的外表变化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无节制的生活使灵魂浑浊,有节制的生活使灵魂纯洁。"又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个人若只顾满足口腹之欲,而无更高尚的追求,即便外表再光鲜,也难掩其内心的空虚与卑劣。 对于辜鸿铭而言,袁世凯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他暴发户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权力的疯狂追逐,无不暴露出其灵魂的贫瘠。相比之下,那些虽生活在中国,但依然保持着高尚情操和崇高追求的西方人,才是辜鸿铭心目中真正的贵族。 辜鸿铭对袁世凯的鄙夷,在后者去世时达到了顶点。当北洋政府为袁世凯举行国葬时,辜鸿铭拒绝服从政府的哀悼令,反而在家中举办盛大的堂会,邀请中外宾客前来観赏。这一举动,成为了辜鸿铭抗议袁世凯的最有力方式,同时也为这位才子的传奇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6年,北洋政府头目袁世凯在新华宫气绝身亡,享年56岁。就在他去世后,北洋政府下令全国哀悼三天,要求在此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示对这位"伟大"总统的崇高敬意。 然而,素来痛恨袁世凯的辜鸿铭,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公然违抗政府的命令。他不仅拒绝参加国葬,还在自己家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堂会。辜鸿铭请来了一个戏班,在家里搭起了戏台,又邀请了几十位中外好友前来观看。堂会上,戏班的演员们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唱着京剧中的经典唱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的场面简直比过年还要隆重。宾客们也都兴致高昂,或鼓掌叫好,或大声喝彩,将辜府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一幕,与京城上下为袁世凯举行的肃穆哀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袁世凯灵柩所在的新华宫,此时正笼罩在一片凄凉之中。灵堂内外,挂满了白色的幡旗,哀乐声声,凄风苦雨,衬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无数官员、军人和百姓在灵柩前跪拜哀悼,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强人告别。然而,就在不远处的辜府,却是一片欢腾,仿佛完全置身事外。 辜鸿铭的反常举动,很快就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街坊邻居议论纷纷,都惊讶于辜老夫子居然敢如此公然对抗北洋政府。消息不胫而走,负责维持京城治安的警察很快就闻讯赶来,要制止这场违抗政令的活动。 辜鸿铭得知警察来了,非但不惊慌,反而破口大骂起来。他指着警察的鼻子,痛斥他们是袁世凯的走狗,是助纣为虐的帮凶。他慷慨陈词,义正辞严,让警察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警察扫视四周,发现堂会上坐着不少外国人,顿时有些退缩。他们心知这些外国人在华都享有治外法权,若是得罪了他们,搞不好会引发外交纠纷,那可就太不划算了。无奈之下,警察只好悻悻而归,回去向上司吴炳湘汇报情况。 吴炳湘听说辜鸿铭如此大张旗鼓地举办堂会,又是恼火,又是无奈。他知道这位刺头老夫子不好惹,若是贸然出手,恐怕会引来更多麻烦。权衡再三,吴炳湘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且不去管他。就这样,在举国上下为袁世凯哀悼的三天里,辜府的堂会从未间断,热闹非凡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 辜鸿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袁世凯的鄙夷和不屑。在他看来,袁世凯这个"贱种"死了,不值得他浪费时间去哀悼。相反,他要用欢乐和鼓噪,来庆祝这个暴君的倒台。这种桀骜不驯、敢于对抗权贵的行为,也让辜鸿铭这个知识分子的形象更加高大。他用行动证明,即便是在专制统治下,依然有人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操守。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的。
能控制住自己低级欲望的肯定要高人一等
辜鸿铭是个什么东西,还留辫子呢!
这些个文人骂人不吐脏字啊!文人相贱!
婚后都便宜了
辜鸿铭是辜振甫的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