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拍节目,简单的说了下欧盟反补贴关税落地的事儿,今天稍微详细说一下。
A.中国汽车欧洲销量的基本数据
先说一个事实,其实欧洲市场在我们新能源汽车出口中的占比没有想的那么低,2023年的数据,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总量177万台,其中欧洲约64万台,占比36%,还是2023年的数据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出口增速达到162%…
大家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上汽名爵和吉利极星、SMART都属于中国车企拥有的海外品牌,但是销量计算上是会划到我们头上的,所以我们看到沃尔沃这次也没有幸免。
B.加税后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下降
反补贴关税加上以后,整体的价格优势会降低,我不否认中国车在欧洲是靠价格优势,韩国车也是这么干的,在欧洲这种实力较强的汽车工业地区,低价策略能有效果就不错,欧洲本土车企也不乏用这个办法的。
但是这次调整关税以后,就电动车来说至少单车要上涨3000-4000欧元,那么你跟欧洲本土车企生产电动车的价格差距就没那么大了。
C.利益一致 还有机会
Y理斜说里面,我反复说的一个主观看法,天下大事基本都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
欧洲主要车企对于中国市场是由需求的,特别是德国,所以德国不同意给我们加关税。另外就是欧盟其实一直想推新能源也就是电动化转型。从这两部分是符合大家根本利益的。让我们车进去,不管是合资形式还是独立建厂,对于完善欧盟的新能源产业链是有帮助的。
再者,欧盟对于自由贸易的态度没有北美那么龟毛,其核心也是自由贸易没有影响到欧洲的核心利益,反而自由贸易对于欧洲来说是可以完善其产业发展的。
所以这个事儿我认为有得聊,现在最关键的是意大利与法国的态度。
我还是那句话,能不能让唐会计先交卸了差事,然后让戈恩回雷诺,法国的核心问题还是自有品牌弱了。
至于意大利,不行让哪个车企出钱把菲亚特集团(除法、玛莎)一次性打包买了,省的丢给斯特兰蒂斯,意大利自己也不放心。
别觉得我开玩笑,解决后顾之忧才好谈。
D.未来的机会
亚非拉+南美,目前看各地区和国家针对中国纯电车的税率来说,大体分几块:
1.低的,比如中东的达官贵人
2.凑合的,比如英国(你们没有看错),挪威、老毛子、巴西墨西哥等等
3.谈妥了投资就很给力的,比如土耳其、泰国等等。
4.完全不给面子的,加拿大、美国、印度(印度125%)
实际上还是那句话,优先考虑那些对中国比较了解,用价格优势先冲进去再说,特别是那些压根没有汽车工业,咱们去了兴许还能培养下相关配套产业,解决一下就业。
最后,路漫漫其修远兮,事情的发展就跟心电图一样,有高有低,没有永远的高峰。
#欧盟决定对中国电车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