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首次去3800米新疆赛图拉哨卡戍守,8名饿得皮包骨头的国军大哭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31 15:04:32

1950年,解放军首次去3800米新疆赛图拉哨卡戍守,8名饿得皮包骨头的国军大哭:“4年了!怎么才来!” 1950年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了大西北的赛图拉哨所。 这个哨所位于遥远偏僻的戈壁滩上,海拔 3800 米,常年冰天雪地,条件十分恶劣。 当解放军战士进入哨所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震惊不已:只见 8 个形销骨立、满面菜色的士兵,身着破旧不堪的国民党军服,正围坐在一起。 "你们可算来了!这都4年了!"领头的国军小队长激动地握住解放军战士的手,泣不成声。其他7个士兵也纷纷涌上前来,又惊又喜。 原来,这 8 名国军士兵已在此守边整整 4 年,然而由于国共内战爆发,国民政府把所有兵力调往前线,边陲小哨所被彻底遗忘,驻守的士兵苦等替换,却杳无音讯。 就这样年复一年,就剩下他们 8 个人了。 国军士兵们看到解放军的新式军装,还以为是国民党军队换了新装备,完全不知外面的天翻地覆。 当得知新中国已经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这群久未见过天日的士兵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夜幕降临,解放军战士们与国军士兵围坐在一起,搓手跺脚,抵御着寒冷。 篝火噼啪作响,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 国军士兵们向解放军讲述了这些年来的艰苦守边生涯:每年漫长的冬季,他们冻成一块冰;为了省煤油,大伙儿舍不得点灯,只能抱团取暖;粮食常常不够吃,一个人一天只能分到几口馒头……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帮国军士兵就是靠着这股子韧劲,硬生生扛了下来。 而解放军战士们则向国军士兵讲述了新中国的诞生:汹涌的革命洪流席卷全国,国民党政权如山倒,终于在1949年10月宣告完蛋。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解放军战士声情并茂地讲着,仿佛那一幕就在眼前。 国军士兵们听得入迷,恍然大悟,原来祖国已今非昔比,而自己却被"时代"遗忘在了这片土地上,不禁潸然泪下。 四年的坚守,只为了盼来换防的那一天。 "你们怎么才来啊!"这句发自肺腑的呐喊,道尽了国军士兵们的满腔苦楚。 虽然他们隶属于腐朽的国民党,但作为军人,他们恪尽职守、不离不弃的品格,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夜,两支曾经敌对的部队冰释前嫌,在雪域高原上紧紧拥抱在一起。 哨所外,冷月当空,万籁俱寂,唯有士兵们热泪纵横。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赛图拉哨所,结束了这 8 名国军老兵长达 4 年的坚守。 当他们得知可以回家的消息时,个个喜极而泣。 离别在即,解放军战士与国军老兵紧紧拥抱,热泪盈眶。虽然来自不同的阵营,但共同守卫边疆的经历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防建设。 1958年,赛图拉哨所迎来了新的变化。 一批批解放军战士来到这里,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开始修建新的哨所。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现代化的哨所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营房、设施齐全的俱乐部,让战士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赛图拉哨所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 2010年,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喀喇昆仑第一镇",拥有各种现代化生活设施:24小时供电供水、卫星通讯、网吧、电影院…… 战士们不仅能吃上丰盛可口的伙食,还能跟家人视频通话,生活十分便利。 然而,岁月的痕迹无法磨灭。当年那个简陋破旧的哨所虽已成为一片废墟,但它见证了几代守边将士的艰苦卓绝。 为了不忘历史,激励后人,哨所特地将旧址保留了下来,建成了一个纪念遗址。 遗址内还原了当年的场景:低矮的土坯房、斑驳的铁皮屋顶、锈迹斑斑的铁丝网…… 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受到先辈们守卫边疆的不易。 清晨,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来到遗址参观。 他驻足在一块写着"烽火戍边"的石碑前,久久凝视。70年前,那 8 个国军老兵就是在这里,顽强地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此情此景,让他心潮澎湃,暗暗立誓:自己一定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边防卫士。 走出遗址,战士远眺哨所外的群山,心中豪情万丈。 曾经的哨所虽已淹没在时光的烟尘里,但守边将士的热血永不褪色。 今天,无数战士仍在这片土地上履行着神圣的职责,他们是新时代的"戍边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捍卫着祖国的安全。 这,就是中国边防!

0 阅读:660
评论列表
  • 2024-10-31 15:56

    向不同时期坚守在祖国边疆的英雄们致敬!

  • 2024-10-31 16:25

    从赛图拉到班公湖,这些地方怎么来的,大家应该都知道。

  • 2024-10-31 15:59

    同样是卫国戍边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