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互殴!”辽宁营口,一女子带着儿子给客户送货,谁料,货卸到一半的时候,客户想要赊账,女子拒绝,并让儿子把货物重新搬到车上,客户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客户竟然踢了女人儿子一脚,母子两人进行反击,客户员工见状,也加入了厮打中,最后警方认定双方互殴,全部被拘留,母子二人不服气,一气之下把公安机关告上法庭,法院判了! 送货上门,本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环,却成了魏敏母子噩梦的开端。一次普通的赊账纠纷,竟升级为肢体冲突,最终以“互殴”的判定收场。这起看似简单的案件,却引发了公众对正当防卫界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性处理日常纠纷的迫切呼唤。 日常生活中,摩擦冲突在所难免。而当冲突升级为肢体对抗时,正当防卫的界限该如何界定?如何才能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避免陷入法律的灰色地带?魏敏母子与葛强的这起纠纷,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魏敏和丈夫为了改善生活,在当地经营一家小食品批发店,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还算过得去。他们深知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也明白每一笔货款都来之不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纠纷,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魏敏接到老客户葛强的订单,满心欢喜地带着儿子去送货。这对母子勤劳肯干,却也深知没有帮手卸货的不易。他们从未想过,一次普通的送货,会演变成一场难以预料的冲突。 当货物送到葛强的店铺,卸货工作进行到一半时,葛强突然提出赊账。魏敏当即拒绝,她的小店没有赊账的先例,而且现金流对他们至关重要。 葛强似乎对魏敏的拒绝感到意外,也有些不满。他认为自己是老客户,赊账理所应当。双方僵持不下,魏敏决定让儿子把已卸下的货物搬回车上。 葛强为何执意赊账?或许是出于资金周转的困难,或许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老客户应该有“特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的行为都缺乏对交易规则的尊重,也忽视了对魏敏母子劳动成果的尊重。 当魏敏母子坚持将货物搬回车上时,葛强的面子挂不住了。他试图阻止他们,言语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冲动之下,他竟然踢了魏敏的儿子一脚。 这一脚,不仅是肢体上的攻击,更是对他人尊严的践踏。它不仅点燃了魏敏母子的怒火,也为随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葛强的行为,暴露出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也反映出其责任感和诚信的缺失。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将双方拉开。经过初步调查,警方将这起事件定性为“互殴”,对魏敏母子和葛强及其员工都进行了处罚。 魏敏母子对警方的处理结果感到不服,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正当防卫,而葛强是主动攻击的一方。于是,他们将公安机关告上法庭,希望法院能够公正裁决。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葛强先动手踢人,负主要责任。但魏敏母子的反击也存在过当行为,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最终,法院撤销了对魏敏母子的拘留决定,但同时对双方都进行了行政警告。 这起案件的判决,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互殴”和“正当防卫”界限的讨论。如何准确判断正当防卫的限度?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又不至于防卫过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案件的经过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支持魏敏母子,认为他们是正当防卫,不应该受到处罚;也有人认为他们反击过当,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这起事件,成为了一次全民普法的契机。公众开始关注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也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理性应对冲突。 “客户先动手,怎么就成了互殴?”、“做生意不容易,遇到这种事真是倒霉!”、“以后遇到纠纷,还是先报警吧,别自己动手”……网友的评论,反映出公众对这起事件的不同看法,也表达了对类似情况的担忧。 (信息来源:今视频APP《辽宁营口,一女子与未成年儿子一起,给客户送货,客户想要赊账,女子不同意......》2024年6月25日)
“又是互殴!”辽宁营口,一女子带着儿子给客户送货,谁料,货卸到一半的时候,客户想
聊聊环宇事
2024-10-28 19:37:35
0
阅读:127
白雪欺头惜怜花
记起当年做送饮料,老板好严肃咁叮嘱:如果对方冇货款俾,即刻拉货返嚟,人工照计,如果你唔收钱货又照俾人哋,咁你自己负责,先扣晒工资抵数,以后就算收返都扣工资。就系怕收死数!
用户10xxx17
纠纷报警有用么?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