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不被定义的年龄》(12)…… 你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4-10-27 07:45:22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不被定义的年龄》(12)…… 你将获得: ★改变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树立起健康积极的年龄观念 ★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年龄解放 那我们该如何战胜年龄歧视呢?这本书的作者建议: “第一,当我们遇到消极的年龄观念时,在个人层面上与之对抗; 第二,与在这些观念基础上运作的社会机构对抗。”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号召,她提出了一个解放思想的方法——ABC方法。“ABC方法”是指什么呢? A:提高意识(Awareness),就是提高你对年龄歧视这件事的警觉性,因为我们不小心就会流露出关于年龄的歧视。 B:归咎(Blame)于恰当的对象。就是说你要正确归因,比如你的脚扭伤了,你不能把这件事归咎于你年龄大,而是要归咎于你没有热身。 C:挑战(Challenging)消极的年龄观念。 这就是ABC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地讲一下ABC方法。首先,意识始于内心。就是我们要树立一种健康的年龄观。我们需要从内心去调整,对老年人说话,不要叫宝宝,不要说“宝宝乖,你今天表现真好”这样的话,这是对老年人的幼态化。实际上,你要尊重他。 然后,我们应该在内心当中建立一个形象组合,单一形象是不够的。比如说你脑海中只有一个人,你在脑海中只想象这个人,说“我要向韩美林这个人学习”。一个人的形象只代表一个侧面,比如说创造力。你应该产生一组群像,比如说创造力很强的人,体力很强的人,社会公益能力很强的人,表演能力很强的人,仍在产出作品的人……多想一想我们刚刚讲到的这些了不起的老人家。你要把这些有各种优点的人组成一个形象组合,这有助于减少你对老年人的偏见。遇到这些偏见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这是偏见。 要相信年龄的多样性,不要自欺欺人。什么叫年龄的多样性呢?就是65岁的人可以完全不一样,75岁的人也可以完全不一样,90岁的人也可以完全不一样,因为人和人不会完全一样。但是当我们头脑中没有这种年龄多样性的想法时,我们一想到90岁,就会觉得人到90岁都是一样的,或者会觉得人过了80岁都是一回事,都是走下坡路。如果你有这样的消极想法,那么你的身体也会跟着一块儿垮掉,因为我们的身心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而是要相信未来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跟别人不同的。 第二件事就是归因要对。比如说,你在河里边发现有人落水了,你赶紧把他救起来,救了一个人上来之后,又发现有人落水了,又救一个人上来,然后发现这条河里不停地有人落水,你一个劲儿地在河边救人是救不完的。这时你要想想看,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掉进水里边,很可能是因为上游有人在做坏事,可能上游有一个坏蛋正在不停地把人往河里推。所以你最应该做的并不是从水里捞人,而是去上游把那个坏蛋解决掉,让他不能再推人下河。所以,我们应该归咎于30多年前的那个年龄观念,应该去改善他们的年龄认知,这才是良好的归因方法。 作者说:“大多数关于老年健康的书都建议把重点放在吃好、减少应激和锻炼等方面。虽然这些行为对健康和长寿都有帮助,但从长远来看,把这些行为作为目标往往是不成功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你跟我一样,在很多老年人的聊天群里待着,你就能够看到这些上了年纪的叔叔、伯伯、阿姨们整天在交流什么。“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摔倒”“老年人要多吃什么什么”……他们经常说,我们现在别的啥都不考虑了,就考虑养生。这就是典型的只考虑这几件事,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片面的年龄观念。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0 阅读:0
识赛谈生活情感

识赛谈生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