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民工”凭借一己之力卡住欧美国家的脖子!美国为了阻止他研发,竟将他在国际合

江卿曻啊 2024-10-23 14:28:20

这个“农民工”凭借一己之力卡住欧美国家的脖子!美国为了阻止他研发,竟将他在国际合作中除名,且日本曾经开出比中国高出300倍的薪资挖他!他却说:其他国家有的,我也想让中国有!可他历经艰难22年研发成功后,第二年就与世长辞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   要说咱们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发展,那可真是一日千里啊!就拿天文领域来说,咱们现在可是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个大家伙就是被称为“中国天眼”的FAST望远镜。   说起这个FAST,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南仁东,这位老先生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你别看他穿着朴素,留着两撇小胡子,要是不认识的还以为是哪个工地上的农民工呢!   可就是这么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却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还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工作过,不过南老先生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心里装的都是咱们国家的天文事业。   南仁东从小就对天上的星星感兴趣,长大后他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之后他又去了日本深造,在国外的日子过得挺滋润,可是他心里总惦记着祖国。   1994年南仁东回国了,他带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回来的——要给咱们中国建一个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可把国际上的同行们吓了一跳。   美国人听说了这事,立马就把南仁东从国际合作名单里给划掉了,他们可不想咱们中国人超过他们去,日本人倒是挺会做生意,开出了高出中国300倍的工资,想把南仁东挖过去。   换做别人说不定就被这高工资给吸引住了,可南仁东是什么人?他可是个有骨气的,他说:“钱不钱的不重要,其他国家有的,我也想让中国有”就这么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心声。   从1994年开始,南仁东就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寻找合适地点的漫长旅程,这一找可不得了,整整找了12年!这可是12年啊,换成是咱们普通人,早就放弃了,可南仁东不一样,他带着团队跑遍了全国391个地方。   最后他们选中了贵州省平塘县的一个大坑,这个地方地形独特,正好符合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要求,可是选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他们去解决呢。   建造这么个庞然大物,技术难关可不少,南仁东带领的团队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他们经历了700多天,失败了近百次,才终于攻克了关键技术。   南仁东对这个项目的要求可是严格得很,他常说:“有一点瑕疵,都对不起国家”,就是这种精神感染了整个团队,大家都拼了命地干,就为了给咱们中国人争口气。   就在FAST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南仁东的身体却出了问题,2015年,他突然在工作岗位上晕倒了,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肺癌晚期。   换做普通人估计就躺医院养病去了,可南仁东是什么人?他硬是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声音都沙哑了,还在跟工程师们讨论技术细节,这股子劲头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终于建成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望远镜,它的口径足足有500米,比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还要大得多,这下可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惊着了。   这么个大家伙能看到137亿光年以外的地方,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后没多久发生的事,咱们都能观测到,这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好了,全世界170多个国家都在排队申请使用咱们的“天眼”,可是能用上的没几个,因为全世界就这么一台这么先进的设备,那得多珍贵啊!   可惜的是南仁东没能看到“天眼”发挥它真正的威力,2017年9月15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2岁,虽然人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回顾南仁东的一生和“中国天眼”的建造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南仁东的经历体现了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从留学海外到毅然回国,从被质疑到最终成功,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但正是这种艰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中国天眼”的建成象征着我国科技实力的飞跃,从开始的技术落后、被人质疑,到最终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这个过程凝聚了无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当然南仁东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那句“其他国家有的,我也想让中国有”的话,道出了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这种家国情怀,这种责任担当,正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南仁东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他用毕生的心血铸就的“中国天眼”,将继续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闪耀光芒,让我们铭记这位科学家的贡献,传承他的精神,为中国科技的未来继续努力。 信源:央视国家记忆

0 阅读:51
江卿曻啊

江卿曻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