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某天深夜,一群警察闯入了长春市光学仪器厂的工人史云峰的家,二话不说就

炎黄小刺史 2024-10-21 15:23:05

1974年的某天深夜,一群警察闯入了长春市光学仪器厂的工人史云峰的家,二话不说就要把他逮捕。从睡梦中惊醒的史云峰看到这样的阵仗非但没有惊讶,反而变得十分从容,伸出双手任其被捆绑,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到来... 史云峰出生在长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工厂里做工,母亲则在家相夫教子。尽管家境贫寒,但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里虽然没有很多书,但藏书多为革命英雄的传记,这些书籍深深地影响了云峰。 小学时,云峰经常缠着舅舅给他讲雷锋的故事。舅舅总是满足他的要求,绘声绘色地讲述雷锋助人为乐、吃苦在前的事迹。云峰听了后非常崇拜雷锋,暗下决心要向他学习。 上初中后,云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他常跑到工地去帮工人搬砖,到农村给农民挑水、拾柴。有一次,一位老农问他:"小伙子,你帮我们干活图什么啊?"云峰腼腆一笑:"我是在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962年,云峰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市重点高中。他改名"云峰",表达自己有朝云霄、登峰造极的远大抱负。 在高中,云峰更加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他积极参与政治学习,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他还自告奋勇担任班级团支书,组织同学开展社会调查。 一次,班主任找他谈心,问起他的理想。云峰坚定地说:"老师,我的理想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把一生都献给党和人民。"班主任听后非常欣慰,勉励他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1965年高考前夕,文化大革命爆发。云峰本想考入大学深造,但形势急转直下。面对动荡的局势,他心里充满了疑惑。 1966年,云峰响应号召,告别父母,只身来到吉林省农村插队落户。在农村,他和其他知青一起参加集体劳动,同吃同住同劳动。 尽管农活很辛苦,但云峰没有放松学习。他利用休息时间阅读马列著作,思考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他还和志同道合的知青组织读书小组,一起讨论时事和社会问题。 在农村,云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贫下中农,看到了农村的贫穷落后。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解放后农民的生活还这么苦?工农差距怎么还这么大?他意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一次,生产队的队长找他谈心。队长叹气说:"小史啊,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你说,咱们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啊?"云峰想了想,说:"队长,党中央提出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我觉得,从长远看,还是要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啊。"队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1970年,云峰响应号召返城工作,进入长春光学仪器厂。尽管成了工人,他仍然坚持业余时间学习。他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哲学、政治、历史方面的书籍。 通过学习和思考,云峰越来越意识到文革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如何改革,让国家走向富强民主。 云峰秘密撰写了一些批评时弊的文章,还写了一些倡导改革的标语。他常常在深夜出门,到街头巷尾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自己的主张。 一天夜里,同事老赵无意中撞见云峰在贴标语。老赵吓了一跳,拉着云峰问:"小史,你这是干什么?这样做多危险啊!"云峰神色坦然:"老赵,我这是在用我的方式表达心声。我们不能再沉默了,必须为国家的前途奋斗啊!"老赵无言以对,只能悄悄走开。 1974年6月7日深夜,云峰在张贴标语时被警察当场抓获。他被押送到看守所,接受审讯。 审讯者对他进行严厉的讯问,逼他交代"反革命"罪行。面对咄咄逼人的审讯,云峰丝毫不示弱,坚持为自己的理想辩护。 "我不是反革命,我是在为国家的前途着想!现在这个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必须改革,必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你胡说!你这是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和民主,而不是个人崇拜和专制!" 面对审讯者的恐吓,云峰毫不畏惧,表示为理想献身的决心。"我知道,坚持真理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是值得的!" 经过半年的审讯,云峰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判处死刑。 判决下达后,云峰被关押在死囚牢,等待执行。狱中,他写下了最后的遗书。他在遗书中向家人表达歉意,感谢他们多年的养育之恩。同时,他重申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表示坦然赴死、无怨无悔。 临刑前,云峰提出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为医学研究事业做最后的贡献。他平静地走向刑场,在行刑前,嘴巴被粗暴地缝住,但他神情依然从容坦然。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 1980年3月,经过冤案昭雪,中共吉林省委为史云峰平反,追认他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云峰的家乡为他建立了纪念碑,编写了他的传记资料。人们常说:"雷锋是新中国的道德楷模,而史云峰是雷锋精神在文革期间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年轻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史云峰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