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夏商周三代的技术革命
温纶说过去
2024-10-14 12:12:11
在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城邦时代前,还有一个以磨制石器、精细化骨器和彩绘陶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东亚大陆上起初是散布于各地的部落,后来部落之间开始打破隔绝、相互交往、建立联盟,随着整合逐渐加剧,新石器时代中期进入到了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仰韶时代,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黄铜冶炼技术。
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出土有黄铜片、黄铜管,年代约在公元前4700年;在陕西渭南北刘遗址(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有黄铜笄,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这些是目前所知东亚地区最早的金属器。在甘肃东乡林家遗址(马家窑文化)发现有年代约在公元前2700年的青铜刀,这是目前所知东亚地区最早的青铜器。
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1816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提出的“三期论”,仰韶时代末期至龙山时代青铜冶炼技术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社会从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青铜时代,其文明形态也依次进入了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酋邦时代和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广域王权国家时代。
大体对应于文献上夏纪年晚期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掌握了复合范铸造等复杂的青铜冶炼技术,还形成了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完整的青铜器体系,包括兵器、食器、酒器以及由其形而上的礼器系统。在随后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在技术进步和礼制需求的作用下,不论是体量、铸造工艺,还是艺术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