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特里亚—吐火罗斯坦:不存在的吐火罗人
温纶说过去
2024-10-12 03:04:49
“吐火罗人”并非是其本民族自称,事实上也并不存在“吐火罗”这个民族,虽然月氏人、楼兰人、焉耆人、龟兹人都属于吐火罗语集团,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族群也不会将自己称作“吐火罗人”,这个叫法其实是来自古希腊人的命名。
在中国战国初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向东征服至中亚,而后其部将塞琉古占据整个原波斯帝国故地建立塞琉古王朝。为了充实东方边境,塞琉古王朝将大量希腊人移民至帕米尔高原以西、阿姆河上游的盆地,这里也是塞琉古王朝统治的最东端,希腊语名为“巴克特里亚”(Βακτριανής,Bactria)。
这个名字早在波斯人、希腊人入侵以前就产生了,来自“阿姆河”的雅利安语发音(Amu Darya),在汉文史籍中被音译为“大夏”(上古发音dalgra)。希腊人沿用这里古老的地名,仍称这里为巴克特里亚。
在中国战国末期,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一世趁帕提亚人叛乱之际宣布脱离塞琉古王朝,建立独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后来索格狄亚那总督欧西德穆斯一世夺得王位,并通过战争正式取得了塞琉古王朝的承认。希腊人的塞琉古王朝占据着原亚历山大帝国与塞琉古王朝的中亚领地,即泽拉夫尚河流域与阿姆河上游。
在中国秦汉之际,原居于祁连、敦煌之间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后西迁至中亚东北部的七河地区,原居于这里的塞种人部落集团被迫越过锡尔河向南迁徙,灭亡了希腊人占据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据前1世纪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记载,灭亡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是由“Asii”、“Pasiani”、“Tocharoi”和“Sacarauli”四大部组成的塞种人(古希腊人称为“斯基泰人”)游牧部落联盟。
因为Tocharoi部落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这批塞种人在进入巴克特里亚之后,虽然继续沿用这里原有的“巴克特里亚”之名,汉文史籍译作“大夏”,但是还是被希腊、罗马的文献称作“吐火罗斯坦”,意为“吐火罗人之地”。
在中国西汉初期,原本已迁居七河地区的大月氏再次被乌孙驱逐,向南进入,并灭亡了塞种人建立的大夏国,建立了新的大月氏王国,然而这里在波斯、希腊、罗马人的语境下,依然被称作吐火罗斯坦。
前2世纪中叶,大夏人与大月氏人以吐火罗斯坦为核心建立了贵霜帝国,二者融合形成贵霜人。3世纪中叶,贵霜王朝解体,吐火罗成为城邦国家。5世纪,自阿尔泰山地区南下的突厥化白种人嚈噠占据其地。567年以后,突厥汗国与萨珊帝国灭亡嚈噠,突厥派官统治吐火罗故国,630年玄奘西行时称其为“睹货逻”。
0
阅读:30
小披皮兔崽瓜
原来是这样复杂
Zoe
如果没有中英文对照,哪里知道中文音翻译有多离谱。巴克特里亚,特里的音也不晓得翻译者如何得出。昨日看默片,才发现敖德萨就是奥德赛。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