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怎么样了?他从小就遭遇各种不幸,爸爸去世了,妈妈又患上精神病,为了照顾妈妈,他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带着妈妈上学,捡垃圾,睡猪圈,甚至吃野菜充饥。2008年那会儿,他背着妈妈去上大学的事迹可是轰动一时,想想都觉得不容易,转眼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年9月1日关于“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的报道) 雨后的黔西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刘秀祥骑着摩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驶去,这是他的第八辆摩托车了,前七辆都在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报废。 刘秀祥今天有个特殊任务:劝16岁的小芳别辍学,这事儿让他很紧张,想到小芳可能要去打工,他就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坎坷的童年。 他爸爸走得早,妈妈又受不了打击疯了,才四岁的他就得自己想办法活下去,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捡破烂、打零工,连上山采药这种危险的活儿都干。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不容易,正因为经历过,他更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小芳继续上学,不能让她重蹈自己的覆辙。 那时的他,就像一株顽强的野草,在贫瘠的土地上努力生长,刘秀祥来到小芳家,看见这个瘦小的女孩正在院子里劈柴。 他心里暗想:"要是没上学,我现在可能还在山沟里挣扎呢,不能让这些孩子走我当年的老路啊。" 小芳,是我,秀祥哥...他轻声打招呼,"听说你不想读书了?" 小芳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去,她嘟囔着:"读书有啥用啊?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帮家里挣钱呢。" 刘秀祥蹲下来,和小芳平视:"你知道吗,真正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没见识,只有多读书学习,咱们才能变得更优秀。" 看着小芳犹豫的样子,他接着说:"我知道你家里不容易,这样吧,我帮你申请助学金,你安心读书,将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也能帮家里脱贫。" 小芳眼里闪过一丝希望,刘秀祥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决心要帮助更多像小芳这样的孩子,让他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离开小芳家,刘秀祥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村寨,然后又回到学校,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作为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时常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课堂上,刘秀祥总是精神抖擞,"同学们,"他热情洋溢地说,"咱们虽然生在大山里,但梦想可以飞得比山还高!" 看着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他心里暖暖的,下课后,刘秀祥喜欢和学生们聊天,他觉得每个孩子都像一朵独特的花,需要不同的阳光雨露。 夜深了,刘秀祥还在办公室里忙活,他正琢磨着下一次下乡助学的事儿,想到这些年跑遍了县里的村寨,劝回了1800多名学生,帮助了7000多名孩子,他觉得再累也值得。 望着窗外的星星,刘秀祥不禁走神了,那闪烁的光芒,就像孩子们的眼睛,充满希望,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为这些孩子们点亮前进的路。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住过的猪圈,想起了为了学费而四处打工的艰辛岁月,正是那些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望谟县这片贵州大山深处,刘秀祥正默默地为山里娃守护着求学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改变教育环境是场持久战,但他从未退缩。 多年来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从最早每年不到100个学生能考上大学,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600人。 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代表着无数个山里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刘秀祥说他要在大山深处打造教育高地,如今这个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刘秀祥常常这样告诉他的同事们,"我们不仅在教书,更在塑造未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到他的团队中,共同为山区教育贡献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刘秀祥和他的团队正在孜孜不倦地耕耘着。 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这片大山会因为教育而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每一个山里的孩子,都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怎么样了?他从小就遭遇各种不幸,爸爸去世了,妈妈又患上精神
易信娱乐
2024-10-09 10:23: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