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变了,未来要顺着大势养娃(11)
普娃观察文字
2024-09-22 12:16:26
我在造热点
30年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很多错觉。容易把黄金上升期的特殊和幸运,当做稳定社会的常态。
接下来,如果养娃还按照黄金时期的路径来,容易走偏走错。
·
比如,过去30年我们习惯了:
城市一天一个样
高学历一定能带来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努力抓住风口就可以阶层跨越,实现好几代人的积累
·
其实,社会趋于稳定之后,
城市和街道是几十年不变的
教育有用,但学历无用
社会板结化,孩子很难超越父母所在的阶层
·
不要把时代的偶然当做理所当然,时代趋势也会均值回归[失望R]
[一R]“团块就业”很常见。
日本在就业冰河期就持续了很长时间,年轻人找好工作也是拼爹妈。
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建议选择二代看不上,却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和工种。
以铁路类岗位为例,高铁设备维修、动车组检修等一线蓝领工种,就属于铁二代看不上的“脏活累活”,但是年收入和福利保障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
[二R]读书≠挣钱。
过去30年高学历挣钱多,是因为学历对应的高薪岗位多。这一轮经济调整对中产冲击最大,高学历高薪岗位急剧减少,未来10年毕业的硕士博士会很难。
·
因为供大于求,接下来这类岗位将非常地卷,用人单位会拿着放大镜挑专业、挑学校、挑经验、挑第一学历。
稳定社会里,学历不再是追求高收入的工具,读研读博更接近个人追求和爱好,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这样了。
·
[三R]学历不能变现,但技能可以。
能把技术转化为服务的专业或工种,对卷不动学历的孩子更为友好。
比如,水电工、电器维修工、文案设计等等,可以不依托平台,成为独立接活的自由职业者。
这也意味着,未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将越来越重要。
·
[四R]转行的能力
我们孩子的工作时间长达35-40年。人工智能会缩短行业的生命周期,一生中至少会经历2-3次的转行,不断适应变化的“元”能力,比任何技能更重要。
孩子年龄尚小的家长,不用着急选择职业方向,不妨培养孩子适应变化的能力。
·
我是家有10岁男孩的普娃观察员,欢迎来到不瞎卷、不焦虑、有方法的世界。
0
阅读:0
单均昊
越是这样的时代,越是要重视教育,但是教育不等于追求学历
太阳欣欣然的样子
还有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ai无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