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

濮铭爱历史 2024-09-18 19:03:34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左宗棠可谓大器晚成,前半生沉淀后半生发力一举成名,挑起国家富强的大梁。 慈禧太后平生没几个人能让她看到眼里的,但是左宗棠可以说是把慈禧治得“服服帖帖”的。 就看左宗棠一生的功绩,都不得不让她感叹:“有此良臣,国家之幸。” 那些年,左宗棠下地干农活的时候就不甘心做一个农民,于是他就潜心钻研农业,没想到还真做出了一番成就。 他的这种聪慧过人以及勤学好问的精神放在任何事情上面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因此他也做起了“老师”,之后名声渐起,连自己当时的“偶像”林则徐都对自己大加赞赏,这更让他坚定了“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想法。 所以他点亮了幕僚这一身份,在镇压太平天国一役中大放异彩而被慈禧所知,之后的仕途也可谓是一帆风顺。 虽然这件事情为后世诟病,但他因此获得的功绩可谓是仕途亨通的坚实基础。 后来他更是将自己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国家事业当中,而最让慈禧高兴的莫过于收复新疆了。 敌军侵扰蒙古之时,朝廷官兵的支援就会受阻而使蒙古岌岌可危,这两个地方一丢,那京城不就完了。 所以认为李鸿章只重海防的思想不妥。 即使这个新疆在当时还很荒凉,没有如今的美丽和富庶,但是在他心里依旧深埋着新疆不可丢的种子。 有想法就要有行动,在得到慈禧的准奏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雄图大业”,但是这个过程异常艰难。 左宗棠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敌作战,从筹兵饷到定计划,从选将帅到写奏折每一项他都任劳任怨不肯假借他人之手,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其中的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后人看看新疆的版图以及地势,就能对左宗棠的伟大窥得一二,知道他“凡是国家土地皆不可丢”的决心。 而他还让慈禧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他会和李鸿章“唱反调”,李鸿章所认定的“求和政策”慈禧其实是表面同意心里还是不甘。她还是将自己放在至高无上不可一世的地位上,不肯承认清政府的衰弱。 但是列强的枪炮又实在令她心惊胆战,她也只能默认李鸿章的割地求和。 但是左宗棠不一样,他就敢硬刚,抱着“寸土不让”的态度硬生生从列强的枪口下守住地盘。 只要外军敢挑衅,他就敢应战,不管结果如何,就是一个字;“打!”这样的行为可把李鸿章吓得不轻,经常劝慰他:“如果明知会败不如保存实力割去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减少伤亡不好吗?” 左宗棠却嗤之以鼻:“没打你怎知会败,任何国土于国家都有用,一点也给不了。” 列强也不得不对左宗棠忌惮三分,对他们来说,左宗棠就是个“难啃的硬骨头”,慈禧可高兴坏了,这都是祖宗打下的江山,怎能败在她手里呢。 朝廷中如果都是李鸿章这样的求和派那恐怕屈辱的道路就一去不复返了,于是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坚守国家的东南门,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当真是清政府稀有。 就连临死前都心存国家危亡,最后向慈禧表明了台湾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对台湾坚守的将士们予以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希望朝廷封赏。 同时上到朝堂腐朽沉沦下到民生安定和谐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慈禧之后也遂了他的愿设立了台湾省。 左公一心为民为天下实为后人榜样。

0 阅读:36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