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判断:如何辨别反流性食管炎

我是姜国平 2024-09-12 12:28:09
如果经常出现胃胀、反酸、烧心以及干呕、咽喉异物感等现象,并且总是反反复复,那很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的类型大致为: 1.强酸反流——反酸、烧心明显; 2.无酸或弱酸反流——咽部异物感、嗳气为主; 3.混合反流——上述两类症状均有。 - 对于强酸反流,不仅是要消除症状,也要改变胃部环境才能从根源解决反复问题,所以吃中薬症状缓解之后最好是再加减巩固,来优化胃部环境;对于无酸或者弱酸反流,吃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这些薬物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辨证分型服用中薬效果是很好的; 中醫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胃气上逆,与胃、脾、肝、肾关系密切。脾与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如果胃失和降,或脾失健运,都会导致浊气不降,胃气上逆。 肝主疏泄,与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肝气不舒,犯胃克脾,结果也会导致胃气上逆。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如果先天不足或后天失于调摄,脾肾气虚,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可出现反流。 - 给大家看一个案例 患者:高某,男,58岁; 症状:胃脘不适、烧心、吐酸水一年余; 曾经内镜检查:食管黏膜充血并有小隆起,胃黏膜充血、糜烂;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 病史:近半月因心情郁闷而发作加剧,除见上证外,剑突下痞胀疼痛,频频嗳气,时有呕恶,胸部闷热,口苦,纳差,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清热; 方薬:炒苍术、炒香附、青皮、法半夏、郁金、炒山栀,芍薬、神曲,蒲公英,柴胡、川芎、甘草 复诊:心情郁闷及诸症均有所减轻,于原方进行加减 三诊时,胃脘疼痛、烧心、胸部闷热及嗳气诸证已无,但剑突下仍痞胀不适,时呕吐酸苦水,近2天又见肠鸣,大便溏滞不爽,日4~5次,舌苔淡黄而腻,脉弦滑。肝气已舒,郁热渐清,而脾虚之象已显,治宜健脾清胃,升清降浊,予上述基本方加减继续服用7剂,诸证基本消除,约三年后患者因外感咳嗽来就诊时,问及上述病证未再复发。 中醫薬治liao反流性食管炎有很好效果,但是需要辨证论治,只有辨证准确,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