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刘备赐死养子刘封。临死前,刘封悲愤难当,仰天长叹道:“父皇,我本以为你会顾念父子之情,没想到你竟如此狠心,我后悔没听孟达的话!” 公元228年,孟达的政治决策导致了他的悲剧性结局。此前,他已多次在蜀汉和曹魏之间转换忠诚,这种不稳定的忠诚使得他的部下及外甥对他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支持。 孟达原为蜀汉的将领,因不满诸葛亮的重用和猜忌,开始有倒戈曹魏的想法。诸葛亮对孟达的不满和不信任,加速了孟达的背叛行为。孟达认为投靠曹魏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遂在公元228年正式倒戈曹魏。 司马懿对孟达的叛变深感警惕,虽然表面上通过书信安抚孟达,实际上却秘密准备兵力,对孟达进行军事打击。孟达虽然预计司马懿至少需要三十天才能调集军队并抵达,但司马懿仅用八天就迅速行军一千二百里,突袭孟达。 孟达在上庸的防守战中,面临了司马懿迅猛的攻势。战斗持续了十六天,期间孟达的外甥邓贤以及部将李辅出于对胜利无望的判断,选择开城投降。孟达在没有预见到这一变故的情况下,战略防线被彻底破坏,最终导致他的失败和死亡。 孟达被斩杀后,他的影响和余波仍未平息。他的儿子孟兴,继承了父亲在魏国的地位,担任议督军一职。然而,孟兴在咸熙元年被迁徙回右扶风。 219年,关羽在襄阳与樊城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一战役后来被称为襄樊战役。关羽为了加强自己的战力,多次向刚刚归附蜀汉的上庸地区求援,希望得到刘封和孟达的支持。 刘封和孟达均处于新归附的蜀汉统治下,上庸地区地势险要,加之新近附庸的政治不稳定性,二人都以地理和政治的不利为由,拒绝了关羽的求援请求。关羽的军事行动最终因缺乏足够的支持而失败,不仅兵败,还导致了他自身的牺牲。 此后,刘封在蜀汉的政治生态中的地位变得极其微妙和危险。由于刘封的不援,使得刘备对他极为不满,认为他的行为背离了义理。而在另一边,曹魏的曹丕对有才能的刘封有所觊觎,认为他若投降必将受到重用。孟达在这关键时刻对刘封提出了投降的建议,他指出刘封投降后可以恢复原有的身份和爵位,并在新的政治体系中找到立足之地。 然而,刘封拒绝了孟达的提议,他希望能洗清自己的名誉,不愿意背叛刘备。当刘封兵败返回成都后,刘备对他的失望和愤怒达到了顶点,他责问刘封为何没有救援关羽,间接导致了关羽的死亡。在这种重压之下,刘封无言以对,他的沉默被视为认罪。 此时,诸葛亮出面劝解刘备,提出刘封性格刚烈,若不除掉,将来可能成为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最终命令刘封自杀。面对生死的抉择,刘封在临终前想到了孟达当初的劝告,深感后悔,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他的一生因一系列的选择和忠诚的考验而结束。 在220年的晋宁期间,刘封作为刘备在上庸的太守,面临了重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刘备由于在荆州无子,决定收养刘封,并改名,期望其能继承家业。然而,不久后刘备亲生儿子刘禅出生。 尽管如此,刘封仍被赋予副军中郎将的职位,并被派往边远的上庸地区担任太守。这一职位虽然看似尊荣,实际上却表明了刘封在家族中的边缘地位。孟达在投降曹魏后,立即被曹丕用作攻击刘封的工具。 孟达与刘封的关系本来并不恶劣,曾经的同僚关系转变为敌对状态令人唏嘘。孟达在信中向刘封提出了明智的劝降建议,他分析了刘封的处境,指出刘封接受刘备姓氏与背离自己血脉的行为是违反传统礼法的,他的留守只会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尽管孟达的建议是基于实际情况的深刻洞察,刘封最初还是拒绝了投降。当曹丕派遣徐晃和夏侯尚联合孟达进攻上庸时,刘封的军队迅速被击败,他只能败兵回朝。返回成都后,刘封深知自己的军事失败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对刘备政权的巨大打击。 面对可能的严厉惩罚,刘封感到前途渺茫。刘备的决定更是出人意料,他命令刘封自尽,以此来维护王朝的稳定和威严。刘封在结束自己生命前,悔恨未曾采纳孟达的劝告。 来自 焦庆锋. 定国安邦 历代名相先秦篇[M]. 2021
关羽一个总司令的命令调度不了刘封,你说刘封该不该死?
孟达说什么了?不知道,我说了我没听。
组织语言能力不行。就不要使用倒叙了
《三国演义》看得不错
刘备亲手打了刘封就是恨铁不成钢,而且极其幼稚回来白白送死!这么大的锅,他背不动,就是亲儿子也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