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毛主席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

张五笙说历史 2024-07-31 17:59:10

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毛主席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这到底该奖该罚?可当毛主席得知后当即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   在1958年,中国政府针对空军军务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在紧张的边界局势下,能够稳妥处理各种空中威胁。   这些规定特别强调了在敌方军机临近边界,但尚未明确发动侵略行为时,我方需采取谨慎行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   同时,也强调在面对可能的间谍飞机活动时,除非得到高级指挥官的明确命令,否则不得主动向对方发起攻击。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维护和平,但也对前线战士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65年时,飞行员高长吉就面临了这一特殊挑战。他担任着中国空军第18师54大队副队长的职务,经验丰富,精通战术。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保护国家领空不受外来的非法侵犯,及时地发现并应对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的过程中,敏锐的他察觉到了异常的气息。   1965年3月18日,当高长吉和他的飞行团队正在执行例行巡查的时候,他们注意到了两架不明身份的飞机正快速接近中国领空。   高长吉根据多年的战斗经验和直觉断定,这两架飞机很可能是来自敌对方的先进侦察机。   他们的目标是收集关于中国的重要军事及政治情报,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紧张的时刻,高长吉遵循了1958年的规定,优先发出了无线电警告,试图在不引起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让这两架飞机离开。   然而,无论他如何告诫,敌机的举动依旧坚决,丝毫没有离开的迹象,反而更进了一步。   这让高长吉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这两架飞机可能会顺利完成侦查并逃之夭夭。   经过深思熟虑,高长吉决定采取行动。他知道这一行为将违背1958年的规定,也可能给他的部队和上级领导带来两难的选择。   但在国家和人民安全面前,他没有退缩。利用其非凡的军事素养和胆识,高长吉成功地运用自己的飞行技巧和智慧,对这两架威胁极大的敌机进行了驱逐和打击,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领空安全。 高长吉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细心地观察着敌机的动向和速度。   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条件,如云层的遮挡,以便更贴近而不被发现。在确认自己已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后,他在最关键的时刻果断地向敌机发射了导弹。   结果,一架敌机完全猝不及防,瞬间被击中坠落,另一架见状立刻转身逃逸,原本的侦搜计画功败垂成。   尽管如此,击落敌机的事件却在空军内部引起了不同声音。   一方面,有人因为他在未经上级许可的情況下擅自攻击而提出批评,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他捍卫国家安全的勇敢行动表示敬佩和支持。   事件最终传递到了毛主席那里,他听完后,并没有责怪高长吉,反倒是以轻松而又充满智慧的方式评价了这一行为:“畏手畏脚的怎打胜仗嘛。”这句话成了高长吉及其行动的最终评判。   最后,高长吉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因这次的英勇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他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成为了全中国瞩目的焦点。   他的决定和行为凸显了在那个特殊时期下,军人对于国家主权的坚定维护和对于职责的忠实践行。

0 阅读:105
张五笙说历史

张五笙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