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御窑珐琅彩缠枝宝相花福壽吉庆凤纹瓶一件
尺寸:高233mm, 腹径116mm, 底径62.5mm,口外径46.2mm,口内径22.4mm,重461g。
品相:完整无伤,唯瓶颈上端彩釉被原始老窑烧飞了。
这个瓶颈口端结构特殊,瓶口端是双层中空的,就是颈、口内外璧是两层是真空的是封闭的,非常难造,也就是颈口双层中空那部分,很难烧得受热均匀,古代柴火窑很难让它真空双层瓷璧部分受热均匀,于是就把釉彩烧飞了。
这种器型难烧成功,这种有烧飞瑕疵的这种双层真空瓶颈的瓶,估计没有完美品留存于世。
这瓶是雍正朝试验创新的双层中空瓶颈器型,应该是在雍正朝万千次试验试烧失败而最终放弃的器型。
换句话说:雍正朝御窑珐琅彩瓷器中,历史上就没有双层中空瓶颈器型的珐琅彩瓶完美品成功品留存于世。
这件烧制瑕疵品本也是应该在雍正朝销毁的,但历史上什么事都有,御窑厂的窑工们经过几年反复试烧,窑工们付出无数心血和努力,始终没有攻克这个真空瓶颈问题,最终皇帝和督陶官只能放弃,那么瑕疵品和废品就面临全部销毁,窑工心疼自己几年来的心血,于是有窑工偷留私藏此瓶留存于世。雍正双层中空瓶颈的珐琅彩瓶除此瑕疵品外,应该没有完美品,世间就此一件带烧制缺陷的雍正双层中空瓶颈的珐琅彩瓶,独一无二。
历史上和今天,我们都遇到一个词汇叫“瓶颈”难于攻克,大家在工作中、在创作中、都会遇到“瓶颈”,这件瓷器就是古代标准的“瓶颈”没攻克下来的历史见证。
我们都知道清三代古瓷的辉煌和精美,不知道古人在造瓷中是有很多失败,博物馆展现的都是存世古瓷中的成功品,古人在造瓷中的心酸、辛劳、努力、反复试验力求完美的付出中,是在无数次失败中走出来的,有很多失败瓷型、瓷种、,这些失败的不成功的各种创新瓷都被销毁了,它们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没有给后世留下半片瓷片,这些无法考证。
此物可贵在:这种雍正双层中空瓶颈的珐琅彩瓶,世界上应该没有完美品存世,此瑕疵品珐琅彩瓶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品。它虽有瑕,但瑕不掩瑜,物以稀而贵,收藏价值无可限量,价值连城。
本品烧制于雍正晚期,所施料彩明艳,玻璃质感,为雍正御瓷当中独具特色的一类,颇为难得。其承袭康熙珐琅彩,下承乾隆珐琅彩、洋彩、粉彩,虽为雍正,明显有乾隆朝的雍容华贵、五彩缤纷,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釉汁莹润,
珐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其备受收藏界推崇也就是必然的了。此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雍正御制珐琅彩。
底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蓝料楷书款,外罩双方框,字体工隽挺拔。
此珐琅彩瓶是类似于“错版邮票”、“错版货币”性质的瓷器藏品,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孤品。
此瓶彩极厚,手摸有明显的凸凹感,是一眼货雍正官窑彩瓷真品,该瓶开门到代,能经得起极其挑剔的极其高端的内行专家眼光,它是件开门中极其开门的雍正官窑彩瓷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