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蓝釉贡茶茶叶组合套罐一套(四层5件)尺寸:四层叠加按盖装配好后通高

大万收藏张水淼 2024-07-03 09:34:51

清晚期 . 蓝釉贡茶茶叶组合套罐 一套(四层5件)

尺寸:四层叠加按盖装配好后通高39.5厘米,单层高8.6厘米~9.5厘米,腹径12.3厘米~12.9厘米,盖径12.95厘米,底径12.5厘米,净重2977克(5.96斤)。

容量:每层深腹、腹部较深,腹深6.82厘米~7.7厘米,清康熙贡茶茶饼比现代饼茶茶饼要小,每层能放入两个到三个茶饼,罐的内径最小的一个是10.8厘米,也就是茶饼饼径不超过10.8厘米。

品相:完美全品

此乃清晚期光绪景德镇窑蓝釉贡茶茶叶组合套罐一套(四层5件),非常稀有,是件孤品。底心有晚清仿的“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楷书寄托款。罐盖上用青花大楷书写“贡”“茶”二字,罐身分别以开光形式在开光内用青花行楷书体写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八字,起装饰和编号的区分作用,这些罐身上的字,就如乾隆御窑粉彩瓷器上书写甲乙丙丁戊己…,子丑寅卯辰巳…之类一样。是起装饰和记号作用。

这件东西就是地方进贡给晚清皇家贡茶的寄托款容器------茶叶罐,不过它是装贡茶的茶叶罐,四盒一组套,子母相扣能叠摞在一起,最上层有盖,罐罐相扣和蒸笼叠层似的。

清晚期光绪年间,有官员或地方官给宫廷皇家进贡上好的茶叶,叫贡茶,是皇家享用的最好茶叶了,那么好茶叶需要好的容器,这件就是装好茶、装给皇家喝的茶、装贡茶的容器。把贡茶装入此罐内,再进贡给宫廷皇家,它就是这样一件东西。

明清民间商铺户装茶叶的瓷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青花喜字罐,嘉道时期有很多商户对好的高档的茶叶,就装在较好的瓷器内,就是用的嘉道时期的民窑青花喜字罐封装高档茶叶的。

搞古玩的人都见过很多的那种装茶叶的嘉道民窑青花喜字盖罐。有的人甚至还见过嘉道时期的老茶原封在罐内没开封过的都有。这件东西很稀有,虽是日用器,但是是装贡茶的最原始商品罐,很有收藏价值。如说日用瓷不高档,那么明清有很多官窑饭碗,不也是日用瓷吗?不也拍卖出天价几千万、几百万吗?此物是进贡给晚清皇家茶叶的瓷器容器,因该套瓷器五件四层一套,稀有、罕见、成套系收藏,路分不低。非常稀少值得珍藏、收藏极高。

茶叶罐内膛、特别罐底的白釉,表面有细碎的自然的老化冰裂纹。非常自然,冰玻纹开片无规律,有大有小,有非常细碎的。

茶叶罐内底,内膛的白釉,我们看不洁净,有柴火窑烧落的灰点,脏点。内膛里白釉有橘皮坑凹感、不光滑、不平整,这也是柴火窑烧制的特征。底有缩釉。微距看是糯米胎质感,胎骨有糯米的油感滋润冒油感。茶叶套罐有使用痕迹,局部釉表有自然磨损的擦痕等使用痕迹。再说款字,“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楷书寄托款,是清晚期仿康熙字体,字体古拙,结构险峻中复归平稳,字体凝练,有魏碑、隶书味道,一看就是高手书写的,这六个字有晚清光绪仿康熙款的味道的,款字不是太流畅,这个跟钴料用料厚薄浓淡、書写用笔轻重、釉水厚薄、烧制温度有关,馆藏器的款有时也存在这种情况。该瓷青花深入胎骨焊接一般,非常下沉,青花钴料有铁锈斑,这些都是老的特征。

外壁和盖共有青花大楷十个字,这些字,其实写得也很好,如“春”字,很难写的那种棉里藏针的味道的,这些大楷是篆书入书,笔笔交待都送到位了,这些大楷其实写得很好很不简单的,荷字,借鉴了行书,行法对啊。这些大楷,都是青花独字开光形式,所以看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很难看出那种行气效果。

大楷,其实也是功力深厚的,写得很好啊,我看有古韻的。

在说釉,釉整体是有宝光的,不是干巴巴的,现代单色釉都是干巴巴的,越用越干,此物没这个感觉。这些都说明这件东西不是新的。

这些外壁大字,不能拿千古名家米芾字比啊,再说颜真卿的单字搞到瓷器上也无奇平常和老百姓写的似的,

雪花蓝釉又称“洒蓝釉”,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制作精美,釉面莹润,实为难得。

洒蓝釉在宣德青花器中极为少见,是明代御窑器中十分珍贵的品种。

0 阅读:0
大万收藏张水淼

大万收藏张水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