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范进和周进考了几十年都没考上秀才,但考举人和进士都是一击就中,这是为什

聪谦看历史 2024-06-25 14:56:54

儒林外史中范进和周进考了几十年都没考上秀才,但考举人和进士都是一击就中,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二人长期没能考上秀才不是因为没能力,只是因为没欣赏他们的人。 原文里别人对周进的评价是“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所以他一直考不上并不是他没才学,而是写的东西没人欣赏。合理的猜测是他把文章写的太深奥导致考官里没人看得懂。试想一下顾小舍人让他教了三年就有本事进学了,如果他真是没什么真才实学的人,做得到吗? 后来周进得到别人赞助,心情愉悦加孤注一掷,应试八股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主考官能看懂了,立马就让他中举了。而有了这次中举经验后,他就知道该写什么文字才能让上面喜欢了,所以后来的考试也一帆风顺。 范进的情况类似,而且他文章的古朴比周进还严重一些。连周进第一遍看他的文章时,都是这样的反应—— 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 直到看了三遍以后才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周进当时是一省学道,掌管一省读书人,他推荐的人和文章,考官当然会重视,所以范进后来参加乡试写的文章考官必然仔细品读过。再到后来的会试,会试考官都是全国精英,鉴赏能力远远超出基层,真正有才学的人被埋没的概率到此时就大大降低了。

0 阅读:3319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5:07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2024-06-26 21:49

    以前读书考官是门槛低,所以童生秀才不值钱,秀才也就现在高中生的水平,到最后因为选拔名额少,成了举人就值钱了,大概相当于全市前几名

    用户10xxx43 回复:
    秀才比高中生还强?你怕是智障吧,解放前一个村还就那么几个人会认字,会写自己名字的都少之又少,照你的逻辑解放前会写自己名字的人就妙杀现在的小学生喽?
    用户10xxx72 回复: 用户10xxx43
    现在是义务教育,是个人都能读到初中毕业,能上高中真算不了啥子,加上人口密度小,那时的秀才也就相当于高中生了,再说你不能拿你们广东来代表全国,中西部很多一个县也就只有一个高中能看的,一年也就只能招三五百人,我们县的二中都改成职业学校了,我们老家还是长江边上不是穷山沟都如此,全县四五十万人,要是按古代人口密度,每年也就只能有几十百把个能上高中,跟秀才有啥区别?
  • 2024-06-25 15:27

    范进中举!举人要乡试取中才能叫举人!秀才泛指读书人!专拍是指过了县试、府试、院试的童生,只是具备乡试资格的生员的一种,同时还有监生、贡生。

  • 2024-06-26 21:54

    有那么几天,专门看了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前后几章。后面也一直看,看到没啥意思就丢开了。文章里写周进部分,写得很好。范进文章通过周进的眼睛表达,小说写得非常好。普通人就看个乐呵,真经历了很多,心中有才的人才明白小说确有所指。

  • 2024-06-26 19:14

    当年举人比现在博士后还强,可以跟县长称兄道弟,相当于白丁一跃县处级

    apollo 回复:
    扯[呲牙笑]明朝举人就是官,可以有免税特权
    禧子 回复: apollo
    我记得朱元璋规定是免300亩。
  • 2024-06-27 00:01

    中举一个小小好处:免税赋。

  • 2024-08-11 00:47

    周进看到范进一把岁数还科举,想到了自己感同身受,直接让范进中举。为了避嫌说范进的文章做得好